探寻澜沧拉祜奥秘,设计助力文旅发展

作者: DHU机械学院实践团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探寻澜沧拉祜奥秘,设计助力文旅发展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云南省普洱市实践团
2022年7月31日,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沉浸式文旅’新模式助力澜沧拉祜族多元化发展”社会实践团一行12人,在宋文博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重点就拉祜族民族特色文化、竹编工艺等非遗传承、澜沧文旅发展进行一系列调研。同时实践团成员利用所学专业优势对当地的民族文化进行文创产品设计,通过调研总结澜沧“沉浸式文旅”发展新模式。本次实践活动得到了澜沧县政府、澜沧县委宣传部、澜沧县文旅局、澜沧团县委大力支持,帮助实践团进行实践行程规划和调研。

初识澜沧魅力,谱写拉祜新章

在实践活动前期,实践团成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地文化特色和民族风俗;做多元化的各项调研,全面落实沉浸式文旅的计划;预设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将非遗推向大众视野。实践团成员抵达实践地后,实践团就接下来六天的行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划,目的在于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达到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解决相关问题、助力乡村振兴的目的。
初到澜沧,无论是时间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当地民族历史,还是目光所及处当地人民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抑或是拉祜族特有的服饰饮食文化,无一不深深令人震撼。澜沧的文化,它的积淀,它的创新,它的坚守,它的包容,正一点点的感染着每一个实践团成员。寻忆澜沧文化魅力,实践团成员将谱写新的文旅篇章!
 
 
 
 
 

迈步多彩澜沧,探寻拉祜风情

为深入调研澜沧拉祜族特色民族文化,实践团成员先后前往了澜沧县博物馆、酒井乡达保老寨、拉祜风情园、澜沧街、大歇场等当地具有浓厚拉祜族风情的地标。在实地考察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在拉祜族语言里“拉”意为老虎,“祜”意为煮熟,因拉祜族的祖先是一个“猎虎的民族”,故该民族以此命名。而在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中,拉祜人民的祖先诞生自葫芦,葫芦也就成了拉祜族的图腾。拉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拉祜族人在葫芦上插上五根竹管制成芦笙,逢年过节,拉祜族人民便会跳起芦笙舞,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来年生活的祈盼,在经过不断地传承加工后,芦笙舞现已形成136个民间组合套路。
实地考察结束后,实践团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以澜沧县拉祜族民族文化的特色风格、当地特色产品以及当地民族传统服饰为基础,站在青年的角度,进一步挖掘了澜沧县“沉浸式文旅”发展规划的潜在方案,探寻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实践团决定对当地民族服饰元素结合现代服饰进行二次创作,并以拉祜族文化元素设计一套拉祜族文创产品周边。用设计赋能澜沧县文旅发展,用青年的方式为澜沧县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片1:实践团成员在澜沧博物馆参观彩绘葫芦)

(图片2:实践团成员记录拉祜民族服饰特征)



(图片3:实践团成员与李石开老师即兴合作演绎民族歌曲)

 

研习传统工艺,秉承拉祜非遗

澜沧有着丰富的民族非遗文化资源,实践团在富邦乡团委副书记曹芝才的带领下首先前往赛罕村拜访竹条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李扎而,纯手工竹编不仅实用而且做工非常细致。接着实践团前往佧朗村考察,领略了拉祜族传统布编技艺,亲手实践了白坯布的纺织和肩带的编制,仔细研究了拉祜族编织方式与颜色选择倾向,收集了大量文化资料用于进一步研究。队员发现拉祜族的编织以手工攒动为主,花色均为当地妇女一丝一线手工制作。实践团也发现繁复的编织技法、缺乏销售渠道导致该地编织产品虽美丽优质,却外销困难。实践团进一步了解到拉祜族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本土居民对其的喜爱与重视以及他们如今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所面对的困境。拉祜地区相当重视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工作,在走访勐朗镇中心小学,通过校长介绍实践团了解到澜沧县每个乡镇通过开设希望小课堂有意识的去培养儿童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技能学习与传统非遗传承。

(图片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扎而向实践团展示竹编)

(图片5:实践团成员观察竹编制品)

(图片6:实践团成员体验白胚布纺织)

(图片7:实践团成员体验拉祜族编制技艺)




(图片8:实践团成员观看勐朗镇中心小学宣传视频)

挖掘文旅潜能,助推拉祜发展

为进一步了解澜沧县深化文旅改革和文旅开发新趋势,实践团走访澜沧县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基地负责人就“当前文旅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以及如何着手改善当前文旅困境”等相关问题开展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当前文旅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澜沧虽然只是一个自治县,但是地域辽阔,可以作为对外吸引游客、作为文旅景点的地方彼此之间相隔较远且通行道路大多为山路,不方便游客的参观。实践团成员在了解这些情况后,认真听基地的负责人向我们讲解了他们未来关于文旅和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并做好详细记录。关于文创产品的改进与现有的销售渠道拓展,实践团成员决定采取互联网+的形式,扩大宣传,增加文创产品销售量。
随后实践团一行前往澜沧县团委办公室与澜沧团县委书记黄岭花、澜沧县文化馆馆长李剑锋就澜沧县文旅发展及文创产品设计展开交流。座谈会上李馆长给实践团成员讲述的一些关于拉祜族的神话故事、民族意象和特色纹路,这些为实践团后续的文创设计和民族服装再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团后期的宣传工作会牢牢把握这点,记录丰富饱满的拉祜形象,使其深入人心。李馆长所提到的传统手工艺品供不应求但耗时长、价格便宜导致居民收入不高的问题说明他们需要一些高附加值、可量产的文创产品,这可以作为实践团实践成果的方向。拉祜族人民将外来乐器吉他与传统乐曲完美融合,增强外界对传统民族音乐的接受度,可以看出拉祜族非常具有包容性,这给予了实践团成员很大的创作空间。
通过一次次深入走访交流,实践团成员收获颇丰,不仅对当地的文旅发展,文化发展及非遗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更加明确了实践成果的制作方向。

(图片9:实践团成员参观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图片10:实践团成员与基地负责人开展座谈会)


(图片11:实践团成员同黄玲花书记及李剑锋馆长开展调研座谈会)

(图片12:实践团成员座谈会后同黄玲花书记(左4)和李剑锋馆长(右4)合影留念)
 
截至目前,实践团的成果如下:
以澜沧拉祜族元素为背景的文创设计:
21.文创之笔记本 
(图片13:笔记本)
22.文创之帆布包
(图片14:帆布包)
23.文创之徽章 
(图片15:徽章)  
24.文创之胶带 
(图片16:胶带)
25.文创之手机壳 
(图片17:手机壳)

26.文创之塑料手提袋
(图片18:塑料手提袋)
 
拉祜族民族服饰二次创作:
27.拉祜族民族服饰二次创作之一 
(图片19:服饰其一)
7394fee504ab7369
             (图片20:服饰其二)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18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研网红电商快车,观海鲜旧镇崛起
  • 研网红电商快车,观海鲜旧镇崛起
  • 为助力连云港海头镇网红电商协调发展,了解村庄电商经济特色产业发展,加强社会对网红电商发展的关注度,让大学生充分感受乡村变化,铭
  • 社会实践总结 08-19
  • 红船刻骨传百载,党史铭心承万年
  • 红船刻骨传百载,党史铭心承万年。回首党史百年,又是多少人名与地名浮现眼前。正值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我有幸能够加入南京工程学院别
  • 社会实践总结 08-19
  • 三下乡社会实践感悟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些常常记诵的诗句,只有亲自锄禾日当午,才能感受到粒粒粮食的来之不易。通过这次下乡
  • 社会实践总结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