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青年“寻觅舟山渔音,传承非遗文化”

作者:潘亭宇 来源:潘亭宇
浙江海洋大学青年“寻觅舟山渔音,传承非遗文化”
作者:文/潘亭宇·图/何轶佳
 

舟山渔民号子,是一种过去舟山渔民在海上集体劳作间形成的传统民歌音乐;然而,随着舟山渔业的快速发展,舟山渔民们口口相传的渔民号子也随之销声匿迹。
为了探索舟山渔民号子的传承新模式,2022年7月,浙江海洋大学“寻舟音·觅渔迹”渔民号子调研团围绕舟山渔民号子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走进舟山渔民号子和传承人老师,探寻舟山渔民号子的发展道路。
  • 舟山渔民号子
发展历程
舟山渔民号子与传统渔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从根本上了解舟山渔民号子,团队前往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和中国鱿鱼馆,探究远洋渔业全产业链,了解舟山远洋渔业从80年代的开拓前进到90年代的砥砺奋进的发展背景,并在这一深刻变化中看到了舟山远洋渔业的传统木帆船机械化转型与发展。不过,由于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舟山渔歌的具体产生时间我们无法得到考证。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中国鱿鱼馆)
文化底蕴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劳作场景和工具下,渔民劳作使用的力度不同,吼的渔歌号子的种类和强度也不同。根据不同的劳作工序,渔民号子可以分成摇橹号子、撑篙号子、起篷号子和吊舱号子等,每一种号子都有其独特的渔歌歌词和动作。透过舟山渔民号子的声音,我们可以感受到渔民进行渔业劳作时团结一致、不惧风浪、朴实豪迈的精神。

(图为洪国壮老师演绎渔民号子的动作)
  • 传承人洪老师    
坚守如初
传承人洪老师一开始接触到传承舟山渔民号子的工作是出于机缘巧合。现如今,已经年过70岁的洪老仍然无私地坚守在传承舟山渔民号子的岗位上。根据相关收录下来的历史文献资料、乐谱和自己从小到大劳作时的经验,洪老师坚持系统性地整理舟山渔民号子知识体系,撰写《舟山渔民号子浅说》。同时,洪老师也致力于弘扬舟山渔民号子,他自出经费,自做表演服装,带领舟山风渔民号子队排练节目、各地演出,向祖国各地展现舟山渔民的艺术风采。

(图为传承人老师介绍绝版渔民号子专辑)
薪火相传
关于传承,洪老师已经收徒两人,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外甥女。2007年,洪老的外甥女入学舟山市海山小学,当时的校长请洪老给小学生上舟山渔民号子课,学校于2008年被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舟山渔民号子传承教育基地”;而洪老师一直坚持到现在,“每星期一节课,雷打不动,除非有特殊情况,我去演出了;或者学校里有事情了,停掉了,那是没办法上课”,截至今天,洪老带出来的学生有2000多个。

(图为孩子们与传承人共同演绎渔民号子)
  • 实践团成员
调查分析
团队通过前期对各地区、各年龄段的问卷调查发现,当下人们对舟山渔民号子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大多是通过网络媒体和学校教育认识的;但大部分人表示舟山渔民号子有必要传承下去,并想通过音乐、视频、文创产品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团队通过问卷结果对舟山渔民号子的现状和和传承新路径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并决定通过媒体宣传与传统传承形式相结合的创新型模式加以推广。

(图为团队成员在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守正创新
在与洪老师的交流与商讨后,团队于洪老师的工作室对其进行相关问题的采访,并和宣传部老师、校文创小组一齐到访洪老师的排练厅,观看小品彩排,对四种具体的舟山渔民号子的细节介绍和表演展示进行录制。团队后期结合收录的乐谱图片、实践期间的素材进行整合处理,制作成纪录片和微课,并积极通过公众号等相关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团队联系学校合作设计契合青年大学生的渔民号子相关课程,成立大学生特色文化社团,以增强大学生对舟山渔民号子的认识和了解,扩大渔民号子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洪国壮老师工作室前合影)
  • 结语
本次“寻舟音·觅渔迹”舟山渔民号子调研团的社会实践是海大学子相应时代的积极号召,也是学生实地调研与大学生特色社团建设紧密结合的有益尝试。团队积极开展舟山渔民号子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拓展舟山渔民号子的宣传和推广渠道,以青年力量助力舟山渔民号子体系的保护和传承。
从信息青年,到海大学子,到更多的青年一代,舟山渔民号子的传承,将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26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弘扬红色精神,筑牢疫情防控
  • 为深入了解新疆偏远地区当地人民生活状况,学习老兵精神,将红色精神运用到实践当中。2022年7月1日新疆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 社会实践总结 08-26
  • 浙江海洋大学青年“寻觅舟山渔音,传承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