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赓续千载,万里蹀躞开创未来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五千年文明,长风浩荡。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根本固者,华实并茂;源流深者,光澜必彰。对中华文化的情有独钟驱使我在寒假中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与队员共同参观了日照博物馆、日照美术馆等,在无数个瞬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岁月深处的深厚底蕴。洞穿风烟,与当代对视,我与文化同频共振。

传统与创造,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当我初次接触这个实践主题时,我不禁追忆起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此形式让世界人民眼见焕然一新,胜过了以往无数舞台架构和表演形式。此外,更有“天宫”“蛟龙”等一系列用中国传统神话命名的现代科技产物,一方面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另一方面又通过此种方式增强了中国人民内心的文化自信,正如《国家宝藏》言:“很多人说,我们华夏民族没有信仰,可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自己的文字和历史”。

观千年古风遐缅,奏万古弦歌不辍,虽历经金戈铁马亦经风雨侵蚀,纵面对千般荒凉也不曾止息,当将文化自信立于心。俯仰中华上下五千年,笔墨纸砚、唐诗宋词、京剧昆曲……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为华夏儿女留下了灿如星河的宝贵文化财富,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正如柴静所说:“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无形无色的文化,背后承载着历史和故事,见证着社会发展的源头和走向。

创新与弘扬,传统文化活色生香。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参观了日照博物馆,偌大的博物馆里我们欣赏了书画展,了解了日照独具地域特色的生产生活习俗;结识了光耀千秋的先哲伟人、名垂青史的文化巨匠、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胸怀天下的社会贤达。在这里,我行走在历史的长河中,透过一件件展品,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故事,感受东方文明五千年的变迁。“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此外,我们还去了东夷民俗文化博物馆和日照记忆馆等等,精美珍贵的文物、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大开眼界。

历史文物并不只是时间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不仅是一个静止的存在,更传承着文化血脉,与我们生活和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置身于“活化”的历史之中,我们在思通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启迪,得到不忘本来、开辟未来的力量。

在科技蓬勃发展,时局风雨激荡的当今时代,我时常思考,如何让文化更好地延续,让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以合适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找到了答案——利用数字资源,展示数字化展品,丰富了展陈的形式。我看到“互联网+”的文化传播方式和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为观众打开上下几千年的浩瀚世界,让更多人爱上博物馆、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上新了,故宫》等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幕,好评如潮,人们尘封的记忆被激活,历史的图腾被铺展开。这类节目深耕历史文化沃土,有科技创新的加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散发出恒久的魅力,大屏节目醉人心,小屏短片暖心怀。正是这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中国,一个平易近人的中国,一个富有韵味的中国,一个有温度的中国。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我们有幸遇见这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勇担弘扬文化使命的我们。吾辈青年当传承文化,引领征程,切莫让传统文化渐行渐远,切莫让文化圣火逐渐暗淡。也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条漫漫长途,但我相信,新时代的青年有韧性支撑华夏文明大厦屹立不倒,在未来强盛之路上破浪前行,这也是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真正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2-24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向实践学习知识,向人民致敬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地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
  • 社会实践总结 02-24
  • 争做新青年,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 寻访社区一线 感受社区温情
  •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指出,“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社会实践总结 02-22
  • 因情满于旅途,为暖冬而行动
  • 因情满于旅途,为暖冬而行动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 社会实践总结 02-22
  • “晨光映基层,新风共同行”实践队参与基层治理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