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百年老洋房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杭州西子湖畔有一家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孤山馆),它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图书馆旧址),坐落在一个深深的大院里,早年我每次路过这个大门时,总觉得里面很神秘的,现在知道凭身份证登记一下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码,便可免费进入阅览中国古老文献和使用图书馆内部电脑网了解和获取相关资料。走进大院一眼就能看见有两幢大楼,一幢红楼,一幢白楼,据了解这两幢建筑都是清朝末年建造的,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洋房。

我听工作人员介绍,这房子是德国歌德式建筑风格,建于1900年,是国内创办最早又是保存比较完好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浙江图书馆的前身为杭州藏书楼, 1903年改称浙江藏书楼,1909年,定名为浙江图书馆。1931年又建成大学路浙江馆舍;现孤山馆收藏文献约500多万册(件)文献及古书和超丰富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学科门类齐全,文种涉及中、英、日、俄、德、法等。有举世闻名的文澜阁《四库全书》,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刻本、孤本、抄本、稿本和敦煌经卷等文献收藏。1998年12月26日,浙江图书馆新馆开馆,地址设在杭州市西湖区曙光路靠近陈经伦体育馆对面,而孤山路上的浙江省图书馆成了古籍部。目前以曙光路新馆为总馆,浙江省内另有湖州、嘉兴藏书楼和杭州大学路馆舍,并在全省设有7个分馆29个流通站。

进入浙江图书馆(孤山馆)的大院正前方靠左边有个长廊亭,亭子上书有四个大字:“文澜石墨”,亭子的台阶上有一块小牌“闲人止步”,我想既然进来了就不管这些“清规戒律”了,我只是看看,又不乱涂乱画应该没问题。见长廊亭内有三四十块古代书法家书写,早年雕刻高手留下的珍贵石碑书法作品,其中有大清乾隆皇帝的御笔,且内容完整雕刻文字墨宝,真是大饱眼福,这些碑文都是放在玻璃橱窗内的,保管很好,看得出这里有许多历史故事。在长廊内我还发现一完整如同汉白玉大石块,石头上刻有气势磅礴的五个行楷大字:“浙江图书馆”,题字的书法家名字或许是年久风雨日晒缘故,已无法辨认,我听朋友说这五个大字是国学大师蔡元培书写,蔡元培是浙江诸暨人,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担任过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两幢老洋房的正前方是一个特大花园,花园四周有古色古香的白墙黛瓦围墙,给人的感觉这地方像是古代大官员住过的豪宅。大院子里有许多百年大树,也有后人栽下的名贵植物,一片绿色,生机勃勃;老洋房前面还有个大花坛,花坛中央有个巨大的假山,围住花坛四周的是大块大块青石条,青石条上刻有早年巧匠们手工雕刻的青龙图案,杭州其他地方我估计是看不到这么气派的花园,我在想以前谁敢用龙的图案装饰花园,就算是地方文武高官也没有这个胆,这可是要灭九族的事,除非早年皇帝下江南时住过的“行宫”还说得过去。

老洋房后面也有一块不小的空地,这里有三层楼高的芭蕉树,这么大的芭蕉树在杭州其他地方很少见,地面上有大块大块的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估计这条石板小路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后院紧靠杭州著名的孤山。目前这个大院还是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浙江传习所)和浙江美术职业学院(教学实习基地)。2020年5至6月份我每天都光顾这里。

我退休已三年,初春的一天,单位领导联系我,邀请我参与编写纪念《杭州市红十字会110周年》一书,内容大体有:一、序言;二、历史记忆。(1、中华民国时期的杭州市红十字会。在辛亥革命中诞生、在江浙战争中重建、在抗日烽火中恤兵救难;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杭州红十字会。组织整顿和发展、参加抗美援朝救护工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3、改革开放以来的杭州红十字会。在对台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为印度洋海啸灾区募捐、全力以赴救援汶川灾区、全面理顺管理体制。4、进入新时代的杭州红十字会。服务保障G20峰会彰显特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赢得口碑、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快速发展领跑全国、着力打造四位一体的地铁急救响应体系、校园急救培训工作走在前列、数字赋能,打造“阳光红十字会”);三、感动人物。(1、红会世家、2、悬壶济世的创始人梅滕更、3、抗战救难中的“杭州拉贝”、4、基层优秀红会干部叶翠庭、5、毕生奉献于人道事业的钱礼、6、天堂里的首位外籍平民英雄马克、7、捐献角膜的“明星的哥”万力、8、从捐献者变身优秀志愿者的靳毅、9、两次救人的红十字救护员夏振辉);四、历任会长名录;五、各区县(市)红十字会简介;六、大事记。

我的具体任务是编写“海峡两岸沟通初期的杭州市红十字会作用和汶川大地震时期杭州市红十字会作用,以及对1911年至今大事记资料的查找、补充、编写和校对等工作”。其间,我还要到省、市图书馆和省市档案局查找民国早期杭州发行的报刊资料和相关文献,(因大部分有价值和完整的资料在解放新中国前被国民党政府带到了台湾),凡发现民国早年杭州市红十字会活动资料随即拍照片整理,并完成打印工作。打印的过程是一项很累的工作,原因是早年报刊资料印刷质量差,使用的是铅字排版,当时报纸全使用繁体字,因繁体字笔画多加上印刷质量差,给辨认带来许多困难(笔画多的字印刷出来比较模糊),打印一篇文章会消耗很多精力,我觉得这项工作虽苦且荣,想到很有意义就答应了这项“使命”,这也是我退休后第二次被单位返聘工作。

我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走进一座百年老洋房里工作,此地如同纷繁尘世中的一方净土,安静得出奇,相比杭州其他图书馆和书店更为雅致,能感受到古韵书香,又如同走近古代的“翰林院”。我在古色古香的老洋房内工作,每天坐的椅子是红木制品,手触摸到的桌子也是红木制品,我还发现在这些红木制品中都有龙的雕刻图案,见这里的书柜、门、窗、都是珍贵的黄花梨木材制品,而且精雕细琢,件件都是老古董。工作期间,我多次见电视台工作人员前来老洋房拍摄纪录片,见省市领导陪同外地来宾参观这块宝地,谈起图书馆的悠久历史故事。而我的工作就是瞪大眼睛,在图书馆的电脑内部数据库里查找民国早期报刊资料,如:《当代日报》(现《杭州日报》)、《正报》、《广济医刊》、《浙江公报》、《之江学报》、《杭州政报》、《抗日救国特刊》、《现代国医》、《三三医报》、《乐善》、《浙江日报月报》等三四十种报纸杂志;期间,我还前往杭州图书馆查找1911年至1949年前的《申报》(上海日报前身);在浙江图书馆总部(黄龙馆)地下室查阅大量《东南日报》(浙江日报前身);还查阅早年全国发行的《爱国卫生》《新中国红十字》《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中国红十字会通史》《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与社会影响》等大量相关资料和文献,有付出就有收获。

我在老洋房工作时了解到浙江图书馆一百一十年建馆的部分历史,特别是对近代中国四位杰出人士担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时敬业和贡献略知了一二。

1.图书馆事业先驱者:邵章,杭州人,教育家、目录家和书法家。1900年12月28日至1903年出任杭州藏书楼监理、馆长。邵章亲撰《杭州藏书楼书目》,他利用当年丁丙组织补抄《文澜阁四书全书》,首开先河,创办了浙江图书馆的前身“中国第一座面向公众开放的杭州藏书楼,之后改名浙江藏书楼,吹响了华夏传统藏书楼向公共图书馆羽化成蝶的号角,新中国成立后邵章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2.辛亥革命志士龚宝铨,浙江嘉兴人,国学大师,是章太炎的长婿。龚宝铨1912年至1922年任浙江图书馆副馆长、馆长十年,担任过省议员和副议长,曾于日本东京和鲁迅、钱玄同、周作人等拜章太炎先生门下,学习文字学。1904年冬与徐锡麟、陶成章、秋瑾等英杰发起成立革命团体光复会,推举蔡元培为会长,光复会誓言: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龚宝铨任浙江图书馆馆长后刻印了章太炎先生手定的《章氏丛书》十五种,共出版992块,分装20笼,系湖北陶子麟锓刻,字体秀美。龚馆长为传播章太炎先生的卓识宏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琦意瑰行的学者陈训慈,是蒋介石秘书陈布雷的胞弟,著名史学家,浙江慈溪人。陈训慈1932年1月至1941年1月出任浙江图书馆馆长。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近代图书馆已不能坐而论道,被动地待人上门;而应当主动地深入社会。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开馆时,陈训慈提出享誉学术界的《文澜学报》吸引众鸿儒撰稿;并在省内外设立浙江文献展览会于1936年11月1日揭幕,展出了省内外征集图书文献6千余种,2万余件。展览共分12个陈列室,跨越千年,囊括四海,包罗万象。展出18天,观众逾7万6千人。1931年嘉兴建革命七烈士纪念塔,龚列为七烈士之一。

4.国学巨擘张宗祥,浙江海宁人,教育家、书法家。张宗祥在任浙江图书馆馆长前,早就与之结下不解之缘。1923年他出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后,当即发起募款补抄《文澜阁四书全书》。他治学勤奋谨严,经他校勘的古籍有300多种,已出版的有《说郛》《国榷》《罪惟录》《越绝书》等。生平抄书成癖,往往是夜以继日,运笔如飞,一夜能抄二万四五千文字,张宗祥是位书法家,一生用毛笔抄校9000余卷珍贵文献,前无古人。他重视乡邦文献,海宁学者作经他校订的有500多卷,1957年,他将藏书2000余册捐赠给了海宁县图书馆。1957年至1961年,张宗祥将珍藏的古籍4048册,亲笔手抄书240种悉数捐赠给浙江图书馆。1965年与1987年,他的长女在上海供职为宋庆龄秘书的张珏又先后代表家属捐赠老馆长生前所藏所作碑帖、字画及手稿56册(件)。张宗祥是位大书画名家,他后任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其文化和艺术对中国社会的弘扬起到了重大贡献。

在百年老洋房查找资料我如同与早年四任馆长一起工作,感到非常之荣幸和有意义。

注视电脑和翻阅文史资料时间长了,眼睛难免会很疲劳,有时我会走出老洋房在周边放松一下;或每天从家里出来早一些,或中午饭后利用图书馆休息时间在周边景区走走看看,西湖风景旖旎,环境优美。图书馆正大门对面约10米距离就是美丽的西子湖畔,五六月份正逢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季节,遇到毛毛细雨,走在西子湖畔能见到湖面上大小船只和湖边游人手持不同颜色雨伞,如同见到一幅美丽画卷,感觉特别好。

出了图书馆右侧有上百年的楼外楼、文澜书院、西泠印社;还有后来新建的西湖博物馆、岳飞庙、苏小小纪念亭和秋瑾雕塑等,走近这些景点能了解杭州不少典故。

离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不远处有座西泠桥,附近有一家中国印学博物馆,我在查资料期间也光顾过。据了解,中国印学博物馆早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该馆是 “杜公馆”一代枭雄上海杜月笙金屋藏娇之处,杜月笙与二姨太陈国英共享“杜庄”多年,陈国英为杜月笙生了三个儿子;我还了解到杜月笙与中国红十字会也有很大关系,以及杜月笙的故事。

杜月笙早年在大上海是出了名的黑社会帮派头头,他在上海是土皇帝,黑白两道都走得通,蒋介石和军统戴笠局长都是他的铁哥们。杜月笙担任过上海租界工部局主席,经营多家赌馆和多家银行等产业;另一方面,杜月笙精通做人之道,他有着侠气和一颗鲜明的爱国心,他热爱慈善公益事业,对社会做出过一定贡献,这个人是有争议的。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大爆发后,杜月笙参加过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第九次联席会议,之后几年担任过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多次捐献大笔善款,救助弱势群体;还多次发动上海商界人士捐款捐物,筹集军需物资支援前线抗日,多次参与慰问劳军。杜月笙自己出钱购买过5000多支手枪装备队伍,提供给军统参与武装行动,主要任务是配合正规军作战,也通过被日军占领城市敌后游击,并负责肃清汉奸等任务,1940年杜月笙为了大义灭亲清除了时任浙江省主席,大汉奸张啸林,(张原来是杜月笙在上海的拜把兄弟);在淞沪抗战中,杜月笙组织了一支队伍加入保卫上海的正面战斗,其成员表现异常英勇,最后大多壮烈牺牲,事后统计战死人数1500人以上,杜为此极为悲痛,因为那些为国捐躯的青年人中有很多都是他的徒弟;另据民国时期的《申报》消息,杜月笙先后举办过多次生日,收到来自社会名流的大量现金和贵重礼品,他全部把这些财富捐献给了慈善单位,部分款项支援前线战士抗日;杜月笙还向国学大师章太炎学习过文化知识,受到过大师的理想教育。为提升个人修养,杜还向当时上海书画大师们学习书画艺术,通过文化和艺术的熏陶,使杜月笙的气质脱胎换骨。杜月笙后来的文化和艺术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

据了解,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居住苏州讲学期间,本来对杜月笙也持有偏见。可是,不料侄儿在上海与人发生纠纷,“摆不平”,他侄儿的家人请章太炎帮忙。于是,章太炎只好放下架子,请来上海当时的土“皇帝”杜月笙。杜不仅全力为章太炎的侄儿摆平了纠纷,事后还专程去苏州拜访章太炎,临别之际,杜月笙悄悄塞了一张两千元银圆支票压在茶杯下,算是对文化人的馈赠。章太炎认为杜月笙讲义气,重礼节,能礼贤下士,自此以后,二人开始订交。杜月笙在生活上接济章太炎,一些细节也让章太炎对头号流氓另眼相看。杜月笙本名“杜月生”,不够文雅,章太炎引经据典,为其改名为“杜镛”号“月笙”,并亲笔为其修订家谱,让出生卑微、父母双亡的杜月笙“摇身一变”成为帝王之派,名人之后。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这位“地痞流氓”的“外在手段”,那你就错了,杜月笙的文化改造是由表及里的。不管怎么说他在抗日爱国方面是很坚决的,有实际行动的,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在参与慈善工作方面也做出过重大贡献,这在早年的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有过记载。  他临终前曾对自己的儿子说:你生活在国外,可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有资料介绍,杜月笙有一个在加拿大生活的儿子叫杜维善,他有一次回国参观上海博物馆(该馆早年是杜月笙开办的一家银行),杜维善在该馆捐献过大量珍贵文物和珍贵古金币的故事。当时上海博物馆有一枚品相并不好的萨珊王朝古金币,据说这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杜维善参观时见到后对陪同的博物馆馆长说,像这样的古金币我收藏不少,日后捐给你们几百枚,博物馆馆长心想杜维善在吹牛,因为这样一枚古金币价值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想到一个月后杜维善说话算话,捐献给上海博物馆收藏完好的萨珊王朝古金币367枚,之后七次捐献古代各类钱币和其他文物2128枚(件),而这些贵重的文物大部分是他在海外拍卖市场上收藏的,从此该博物馆领导对杜月笙之子杜维善有了新的认识,对他的善举传为佳话。

查找资料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最大感受是能了解很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故事。

除对杭州市红十字会历史进一步了解外,对清末和民国初期的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黎元明、冯国璋、徐世昌、杜月笙、杜维善,还有大汉奸郑孝胥、汪精卫、周佛海、张啸林,以及早年的大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阎锡山等人物也有了进一步了解。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孤山馆)出大门靠左边是中山公园、孤山和“西湖天下景”,周边全是康熙和乾隆皇帝下江南光顾过的行宫八景,现如今是国家著名景点保护区,周围还有浙江博物馆、西泠书画院、平湖秋月、苏堤等景点。围绕这里深厚的文化历史和优美景点及动人的故事,又一次加深了我对杭州的了解和热爱。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5-31 关注
优美散文推荐
  • 走近百年老洋房
  • 杭州西子湖畔有一家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孤山馆),它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图书馆旧址),坐落在一个深深的大院里
  • 优美散文 05-31
  • 细节之中见真情
  • 细节之中见真情
  • 从宣誓之日起,广大党员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坚定的做守纪律的捍卫者和践行者。
  • 优美散文 05-31
  • 聆听蝼蚁的歌
  • 有一次去外乡帮人修坟,到了午餐时间,我们干活的从山地往下走,没到山脚就听到秋收后的稻田传来一声声低微的蛙叫。
  • 优美散文 05-31
  • 感受故宫
  •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 优美散文 05-31
  • 沽河春早
  • 春节刚过,沽河的春意就来了。沽河岸畔的花草树木早就耐不住了寂寞,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伸腰蹬腿,向着美好的春天生发。
  • 优美散文 05-31
  • 从女儿到妈妈
  • 从女儿到妈妈
  • 从女儿到妈妈,对于许多男人来说,只是一次简单的历程,一种自然而然的自然繁衍,没有什么特别;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则不然
  • 优美散文 05-31
  • 东川恋歌
  • 有学者认为,你的名字与“川”字的含义有关,由来应与河流有缘。完整含义应为金沙江东面的高山深川。为你起名为东川。
  • 优美散文 05-31
  • 奶奶的期盼
  • 有时缘分真的妙不可言,偶然一次机会有幸认识了刘义彬老师并品读了其散文《妈妈的童年》
  • 优美散文 05-27
  • 那天,我去看日出
  • 在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我与几位友人入住缙云山半山腰的农家乐。
  • 优美散文 05-27
  • 村庄
  • 村庄
  • 村庄,不在绿柳垂拂的河岸,也不在禾苗秀美的环抱中。
  • 优美散文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