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曦”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桑植探寻红色资源创新发展之旅.

作者:“朝曦”暑期社会实践团 来源:“朝曦”暑期社会实践团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位于桑植县刘家坪,景区包括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贺龙骑马铜像广场,干田坝誓师坪,长征纪念园,游客服务中心等多个景点及配套服务设施。
这里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修建的全国唯一系统展示红二方面军丰功伟绩的纪念馆。该馆占地18亩,场馆建筑面积2169㎡,背倚大山,呈后高前低趋势,巧妙运用土家木屋排栅之建筑语言,顶端好似一顶红军帽。正面仰视纪念馆,好似红二方面军正款款走来,意志坚如磐石,从桑植大山深处走向胜利。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过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80年前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壮举、革命史诗,科学总结长征的深远历史意义和深刻精神内涵,提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等六方面要求。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史诗,不能没有心中永恒的巍峨丰碑,不能没有熠熠闪光的灯塔照耀。

 

所以如何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树立好这块巍峨丰碑,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做好这些,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景区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旅游与文化相融合,以丰富的讲述方式,让红色更亲民,更好的弘扬与传承伟大长征精神。同时坚持绿色发展以推动产业扶贫。为了进一步了解景区的这些途径,“朝曦”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调研。
7月9日的早晨,天朗气清,经过漫长的车程,我们顺利的到达了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景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伟大的长征,就从这里开始!
 

形式丰富,顺应时代

 

馆外,有巍峨的地标建筑,铜像等。馆内,不仅有标志性的雕塑还有耐人寻味的壁画。纪念馆以多种形式向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述有关红二、六方面军长征出发的故事,既顺应了时代潮流,又融合了历史文化。

巍峨的建筑

 

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

 

一下车,景区巍峨的建筑便十分醒目。草地上的“长征”二字指引着我们向其走去,穿过铁桥,来到纪念碑脚下,长征出发誓师大会正是在这里举行。纪念碑为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而建造。当我们仰望纪念碑,仿佛还能看见当初红军长征出发前的场景。
 

贺龙骑马铜像

走过纪念碑,沿着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的小径,我们来到了贺龙骑马铜像的脚下。
贺龙骑马铜像于贺龙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建造。由四川美术学院设计,重庆铸造厂铸造。重两吨,红铜材质,以着戎装、骑战马为重要元素,向我们展示了贺龙元帅戎马一生、忠诚于党的革命生涯。
瞻仰完馆外的巍峨建筑,我们来到了场馆门前。场馆以《奇迹——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历史陈列》为主展标,从木黄会师、湘西攻势、壮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长征从桑植出发、甘孜会师、将台堡大会师六部分,通过7尊雕塑、8个场景、200件珍贵文物、500幅历史图片和人物画照,融合现代声、光、电等技术手段,通过雕塑、展板、灯箱、场景再现等方式,结合壁画、文物、少数民族特色等生动呈现红二方面军的丰功伟绩。既顺应了时代潮流,又融合了历史文化。
 

生动的雕塑


走进场馆,便看见了贺龙、关向应等人栩栩如生的雕塑。再往里走,便看见了刻在墙壁上雕塑。生动的展示革命先辈们的风采。

声、光、电等与民俗的融合

场馆通过壁画和原始建筑展示除红军长征途中的情景,并融合当地少数民族特色,循环播放民俗歌谣《门口挂盏灯》,真实地体现出长征时红军与百姓间浓厚的军民情感。歌谣在当地广为流传,几乎人人会哼唱。

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亲身感受来激发游客兴趣,从而使游客更乐意主动了解红色故事。“声”直面游客,让游客主动地参与去了解音乐,并通过感知和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光电”主要是视觉方面的感受,能让游客身临其境去更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
场景复原
当我们继续向场馆内部走去,发现场馆通过近似一比一的生动还原,细致地将红军长征时战士们的百态描绘出。向我们展示了战友们之间的亲密情感、母子间的浓厚亲情。
场景复原陈列是高效的宣传教育的方式,它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如果说陈列艺术给场馆以形象,那场景复原就是给予这众多形象的二次“生命”。场景复原艺术的仿真效果,不但真实还原了特定时期的历史和人物等,而且能充分表达历史内涵,高度概括人物及造型的气质。这门艺术在陈列展示中,可以达到立体造型的艺术效果,浓缩历史瞬间,把观众带到身临其境的遐想之中。
完成场馆内部的调研后,我们采访了馆内工作人员和青年人。

运用红色资源

助推革命老区脱贫

通过调研与采访,我们了解到,作为长征出发地之一的桑植,和历史相似的是,当代桑植又有一场“新长征”需要再出发。有着红色荣光的桑植县,也是我国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桑植就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截至2015年底,桑植尚有贫困人口10.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2%。全县还有62个村未通水泥路,167个村未实施农网改造,20万人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桑植既是张家界“后花园”,又是连接西北市场“桥头堡”。近年来,桑植县积极融入张家界“三星拱月,月照三星”战略格局,西线旅游成为张家界旅游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实现了与核心景区“景景”相连、“景城”相融。以九天峰恋景区、贺龙纪念馆、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为核心的旅游经济圈初步成型。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6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亿元。2020年,桑植县围绕“红色当头,三色融合”发展思路,接待游客2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3亿元。其中红色旅游接待人次216.55万人次,占比总接待81%,红色旅游收入21.54亿元,洪家关、刘家坪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76.8万人次。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这几年来,不变的是那山那水,不变的是桑植人民的红色信仰,变化的是山里人一步步脱贫致富的获得感。未来,桑植县将坚持“旅游融合、产业扶贫、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运用红色资源,助推革命老区脱贫,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感想与总结

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景区线上和线下的宣传效果与发展都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线上能让游客足不出户便能感受红色文化。线下用巍峨的建筑、生动的雕塑等,通过声、光、电等与民俗的融合、场景复原等丰富方式,生动地呈现红二方面军的丰功伟绩。既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又大大地弘扬了伟大长征精神。

但是,尽管景区采取了丰富的展出方式,但基本上还是属于静态展示,还是难逃传统方式的套牢。在AI+、互联网+、新媒体等方面的运用上,还是存在盲区和不足。同时,关于利用红色资源推动扶贫发展,桑植县作为全市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存在过于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待完善等方面的众多问题。

关于展出、讲述方式等,景区要跟紧时代潮流,积极的融合AI+、互联网+、新媒体等,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更多科创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关于利用红色资源助推脱贫,景区以及整个桑植县要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积极申报红色旅游项目,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积极探索红色旅游发展新思路,加强红色旅游产业链和智慧旅游建设,挖掘研究红色史料和文物保护与利用,打造精品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以红色旅游带动全域旅游,要积极完善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路线环境治理工作,推动桑植红色旅游工作迈上新台阶,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12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百年正青春 实干续荣光”专项计划 “聆听党史故
  • 寻找照片里的故事暑期团队实践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1908班组织了“寻找照片里的故事”团队暑期实践,为了响应学校号召,帮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深入
  • 社会实践报告 08-11
  • 从红色遗迹中追寻党的脚步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
  • 社会实践报告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