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红色文化传承与教育调研报告:凝聚红色力量,传承革命精神

作者:汪常正 、王修慧、张硕 来源:调查问卷,实地考察
实践活动具体内容:
  1. 前期准备
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进行实地调研之前,我们通过线上方式,在各大主流社交媒体软件初步了解地区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红色基因文化的传承,并向老师申请推荐书以便于到时与当地县政委进行交流,为之后的调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具体过程

      7月1日,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赴郎溪红色基因传承团抵达宣城市郎溪县,受到了当地县政府的热烈欢迎,相关工作人员给队伍安排好住宿之后,队伍开始制定接下来的行程计划。
      7月2日,郎溪红色基因传承团前往毕桥镇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聆听了革命烈士夏雨初的英勇事迹。同时,红色基因传承团的成员面对墓碑、面对烈士英名录、面对党旗庄严宣誓,表达了对逝去的烈士们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对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牺牲和奉献表示崇高的敬意。这也是一种对国家和党的忠诚和承诺的表达,表示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在宣誓的那一刻,团队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了一种庄严肃穆、激奋人心的情感。
      7月3日,郎溪红色基因传承团前往姚村镇苏维埃旧址,在由姚村镇团支部书记王颖带领参观后,团队成员提前准备了调查问卷,分组调研当地群众对于郎溪红色文化的了解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成员们了解到当地村民对当地红色文化的认知是广泛而深刻的。许多村民对于革命时期的艰辛和英雄们的奉献精神有着崇高敬意,他们希望红色精神能够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7月4日,郎溪红色基因团前往郎溪县党校,在党校校长胡忠海的解说下,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郎溪的革命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郎溪县作为一座红色城市,曾承载着革命的火种,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郎溪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一、郎溪县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   
 
      郎溪古称建平,建县于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地处安徽省东南边陲,皖、苏、浙三省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区位优越。现辖9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2022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45137人,面积1104.8平方公里。郎溪风光秀丽,景色秀美,丘陵此起彼伏,河湖星罗棋布,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富足,素有“鱼米之乡”、“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是安徽省粮油、蚕茧的重要产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郎溪不仅是有“鱼米之乡”、“天然植物园”美誉的江南小城,同时也是一方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
      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郎溪县姚村乡夏桥村路途村民组,该旧址主要根据史上著名的“姚村暴动”历史事件,从暴动前期组织及准备、暴动发动等阶段,依托文字、图片、实物等方式,全面展现1930年郎溪县最早的革命暴动情况,是一个集教育、参观、培训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旧址为“三间两廊”格局的古民居,建于民国初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930年,在以广德王金林为首的皖南红军独立团的影响和支持下,姚村山区造纸工人、农民在陈建富的率领下举行暴动,同年9月,农民赤卫队在夏桥路途村召开成立姚村苏维埃政府代表大会,王金林等亲临大会祝贺,建立了郎溪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陈建富选为政府主席,兼任姚村农民赤卫团团长。建国后,该房土改时分给农民奚邦禄居住。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春,遭雹灾后,房屋进行了修葺,现状尚好。
      1930年,在宣城省立第四中学读书的中共党员李允功、张国祥、孙瑾等人在李允功的老家涛城镇沙桥村建立了中共沙桥支部,这是郎溪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郎溪县特别支部,时称沙桥支部,也是郎溪县最早的党组织之一。中共郎溪县特别支部旧址位于郎溪县涛城镇黄墅村沙桥村民组14号。村口处,一块写有“红色村庄 沙桥中心村”的巨大铭石尤为吸睛。村口广场的一块块彩色墙绘上,图文并茂地讲述着那段火热斗争的岁月。通向村庄最南端沙桥支部旧址的主干道的沿途,红色文化宣传栏、景观小品等让人目不暇接。旧址,是一座三进两厢、圆合八间土木结构的老式房屋,始建于清光绪四年(即1878年),迄今已有140余年历史,该房屋曾是革命先辈李允功的祖居,现为李家后人居住。旧址内仍留存着支部召开会议室的旧貌,步入其中,可参观旧宅内的文字、图片,听讲解员讲解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重温入党誓词,领会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毕桥镇蒋顾中心村,位于郎溪县毕桥镇东南部,是夏雨初烈士故里,也是县革命烈士墓园所在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27年3月,夏雨初冒着生命的危险,领导组织了郎溪县人民迎接北伐军入城的行动。1930年3月18日,夏雨初唱着《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就义于南京雨花台,与他一同就义的还有与他同时被捕的20名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秋,经党组织多方努力,夏雨初烈士遗骸被运回郎溪,安葬在蒋顾村。2019年,夏雨初烈士故居及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夏雨初原名夏家科,毕桥镇蒋顾村人,是中共郎溪地方组织的创始人、郎溪农民暴动的领导者,其墓位于毕桥镇灯塔蒋顾自然村南200米处。夏雨初烈士故居,是郎溪县为数不多保存完整的清代徽派古建筑,其在岁月的侵蚀中,依稀可见当年的风貌,是来郎溪缅怀历史先烈、追寻红色足迹的必经之地。
大佛山养心谷红色革命纪念馆位于郎溪县涛城镇庆丰村,是道光年间的一栋民宅修建而成,面积约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12个展厅,大佛山养心谷里不仅有着秀美的风景,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来此可以赏美景,品美食,踏寻红色足迹。在景区内有一清末老宅,为红色革命纪念馆,至今约有百年的历史,由道光年间的一栋民宅修建而成的。馆内有伟人展厅、像章展厅、郎溪历史展厅、文献展厅等七大主题,藏有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遗珍,藏品丰富。一枚枚像章,一尊尊雕像,锈迹斑驳的水壶......置身于此,观看这些记载了红色记忆的资料,将人带回到当年的红色历史岁月之中。
      郎溪县党性教育馆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胥河路与涛峰路交叉口中共郎溪县委党校,主要功能定位为郎溪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和精神传承阵地,旨在通过搭建红色教育平台,引导广大党员从党史学习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在郎溪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在相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励展文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展馆进行布展设计,打造沉浸式感官盛宴。展馆融合教育性与艺术性,营造流动、雅致空间,提高了展示效果,丰富了展现形式,为展馆注入了本土红色文化内涵。
 
二、文化的传承形式

      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自然是相当重要的。文化的传承形式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化传承形式:
1. 口头传统:口头传统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文化知识、价值观和传统习俗传承给后代。这包括故事、神话、歌曲、谚语、谜语等口头传统形式。
2. 书面传统:书面传统是通过书写、记录和出版物的形式将文化知识传承给后代。这包括经典文学、历史记录、文化著作等。
3. 艺术表演:艺术表演是通过舞蹈、音乐、戏剧、曲艺等形式传承文化。艺术表演不仅传递文化信息,还传递情感和审美体验。
4.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通过正规的教育系统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学校教育可以包括对文学、历史、语言、艺术等方面的教育。
5. 社区活动:社区活动是通过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庙会、节日庆典等形式传承文化。社区活动可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强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6. 数字化传承: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平台提供了新的文化传承方式。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数字化工具,人们可以分享和传播文化知识,促进跨地域和跨文化的交流。这些传承形式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多元网络,确保了文化的传统得以保留和延续。
      经过我们实践团的实地调研,在走访毕桥镇烈士陵园时,聆听了革命烈士夏雨初的英勇事迹,夏雨初同志的后裔通过口头传统,为我们讲解了夏雨初烈士在当时是如何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就义的大致过程,同时还带领我们进行宣誓仪式,缅怀革命先烈。在毕桥镇,地方学校还精心谋划部署、深挖特色亮点、整合红色资源,开发了形式多样的党课教育。经过实地调研,该镇在毕桥中学充分结合古树名木文化,打造一个“红枣树课堂”。
同时郎溪县还注重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郎溪县积极保护和修复红色革命遗址,如姚村镇苏维埃旧址、毕桥镇烈士陵园等,这些地方展示了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让人们了解和缅怀革命先烈。
      不仅如此,郎溪县积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推出红色革命主题的旅游线路和景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红色文化的传承。而且每年县政府都会组织一系列红色主题的活动,如红色革命纪念日的纪念仪式、红色文化艺术节等,通过举办这些活动,激发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参与。还会鼓励全国大学生来参观宣扬当地的红色文化,不仅促进了郎溪红色文化的传承,还带动了当地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三、该如何教育推广     

      2021年以来,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郎溪县大胆创新,整合教育资源,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老带新”学习模式,让老党员重温党史不忘初心,新党员继承红色基因,践行时代使命,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郎溪县共计发展新党员184人,其中农牧渔民54人,机关事业单位102人,非公有制经济28人;女性87人,35岁及以下12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46人,高知识群体8人,科技工作者1人。
      为合理调查当地党史教育的推广程度,我们团队准备了调查问卷,在前往苏维埃旧址时,将调查问卷发放给当地村民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方法进行数据采集,队员们通过发送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界首彩陶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调研。此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合格率为100%。为保证调查质量,我们对所有问卷进行了编号,先由三名同学合作录入数据(一人录入、一人报数、一人监督),再由两名同学共同核对数据,以期避免数据的重复和错误,保证数据的可信度。
下面即为本次抽样调查的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
【郎溪红色文化传承现状调查问卷】
1.您的年龄阶段()
A.0–18      10%
B.18–30     30%
C.30–55     10%
D.55–80     50%
 
2.您是郎溪县本地人吗?()
A.是        80%
B.不是      20%
 
3.您对于郎溪红色文化的了解()
A.没有了解     5%
B.了解一点     65%
C非常了解     30%
 
4.您认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是否有必要?()
A.是      100%
B.否      0%
 
5.您认为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使郎溪红色文化更好的传承发扬?()
A.政府带动宣传           27%
B.红色旅游带动           38%
C.将红色故事编册成书     20%
D.一代一代口口相传       15%
 
6.您是否知道由陈琳、王金林发起,在姚村鸦山召开了广郎宣苏维埃准备委员会代表大会,成立了广郎宣苏维埃准备委员会的具体时间?()
A.是      70%
B.否      30%
 
7.您是否有去过苏维埃政务旧址参观?()
A.是     90%
B.否     10%
 
8.您认为以下选项哪一个是“郎溪会议”的召开时间?()
A.1949年1月      40%
B.1949年2月      10%
C.1949年3月      20%
D.1949年4月      30%
 
9.您认为发展郎溪红色文化给郎溪县带来了什么?()
A.带动经济发展          20%
B.塑造红色城市形象      40%
C.激发市民自豪感        40%
D.无                    0%
 
10.经过本次问卷调查,您是否对传承郎溪红色文化更感兴趣?()
A.是               53%      
B.否               15%      
C.一般             32%
 
【简析】 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于郎溪红色文化是十分了解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人对郎溪红色文化不甚了解,这是正常现象。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希望当地政府可以针对郎溪红色文化继续出台相关帮扶政策,使更多的郎溪青年人可以投身于郎溪红色文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人了解郎溪红色文化,同时大力发展当地的红色乡镇特色,郎溪本地有许多红色遗址可以作为特色包装为旅游地点,通过出色的红色宣传与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郎溪红色文化。
综上所述,政府在郎溪红色文化的发展中起主导地位,虽然目前在郎溪红色文化传承中遇到的问题也非常明显,但是在当地居民以及政府的相关人员的努力下相信郎溪红色文化这一文化传承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了解。
 
四、社会实践总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本次在郎溪开展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政策的春风一直在神州大地上雷厉风行。在我们深入探索郎溪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明晰郎溪红色文化对郎溪当地人民及整个国家的重要文化价值后的,明白了其保护传承及发展郎溪红色文化,是十分必要的,而对此当地政府的扶持,当地居民的积极响应缺一不可。
针对这次社会实践的诸多感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从团队成员的选拔到选题的确立,我们秉持着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原则。针对实践需要的成果,我们分别从摄影、摄像、写作、新媒体、管理等五大方面联系队员,各司其职,各展其才,队员们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坚定信念,为做好这次活动努力着,实践时间从7月1日开始,迎着火热的太阳从各学校出发前往宣城郎溪,实践过程中,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郎溪红色文化发展,走访调查了郎溪红色文化党校,苏维埃旧址,烈士陵园等,大家互相扶持鼓励,最终顺利完成了原定的任务。
(二)从实践中切身感受到政府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当我们团队成员深入了解郎溪红色文化时,由党校的特别讲解员为我们讲解郎溪红色文化的传承史。1927年3月,夏雨初冒着生命的危险,领导组织了郎溪县人民迎接北伐军入城的行动。1930年3月18日,夏雨初唱着《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就义于南京雨花台,与他一同就义的还有与他同时被捕的20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让我们切实感受到国家对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视。
因为社会实践多变性很难做到十全十美,所以在实践过程后,我们认真分析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如调查时间较短,未能更加深入了解郎溪红色文化在当地居民目前的传承情况,未能更好的向外界的人展示郎溪红色文化的优秀传菜口;调查问卷针对人群较少,得出的数据说服力不强;实践过程中,每处调查地址停留时间不长,未能了解到更加全面的数据和情况。
总体来看,我们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实践任务,在此对本次实践活动给予支持的政府、企业、学校领导、老师和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因笔者水平有限和学校实践团队存在的局限性,所提出的见解不可避免会出现错误。恳请大家对郎溪红色文化加以关注,同时希望郎溪红色文化传承的成功经验可以给安徽省乃至国家的其他红色传承文化提供思路,争取以工艺特色为突破点,多方协调,共求发展,真正实现有效红色文化传承。
 
参考资料:

  1. 杨明.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J]. 华师百科学刊, 2021, 22(2): 55-63.
  2. 张宇红. 红色旅游对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研究[D].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21.
  3. 宣城日报.今日郎溪(第131期).郎溪县广播电视台
  4. 郎溪县建立古树“红枣树课堂”,弘扬古树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郎溪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5. 诗源宣城.宣城新闻网
  6. 杨安琪.安徽先锋网.共产党员网
  7. 汪飞.郎溪文旅.游安徽
  8. 郎溪文化旅游.宣城广电新媒体中心
  9.  汪常正.追寻历史足迹 弘扬红色文化 计算机学院学子赴郎溪开展红色文化调研.巢湖学院官网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12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赓续中医血脉,谱写当代华章
  •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中国古人仰观宇宙,体察万物,顺应四时,和于节气,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华优
  • 社会实践报告 08-13
  • 寻根之旅显红蕴 更迭之路拓新章
  • 寻根之旅显红蕴 更迭之路拓新章
  •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积淀了丰富而宝贵的医学智慧。而沂蒙精神则是中国传统的革命文化象征,形成于上个世纪沂蒙人民英勇的革
  • 社会实践报告 08-13
  • 药企破茧显蝶变,红心通明著诗篇
  • “十四五”规划期间,医药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面临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新的发展阶段对医药产业提出更高要求,亟需加快质量变革
  • 社会实践报告 08-13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
  • 学习二十大 赓续红色血脉
  • 南京工程学院机器人223班知行合一队暑期开展了以“学习二十大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参观烈士陵园和革命纪念
  • 社会实践报告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