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哈军工纪念馆

作者:杨阳 来源:微信公众号“小智同学红又专”
      在哈军工纪念馆门口,矗立着一座群雕,每逢佳节,总会有众多师生在这里驻足致礼,敬献鲜花。一簇簇随风摇曳的花朵,寄托了哈工程学子的无尽缅怀。这座群雕再现了陈赓将军受命筹建哈军工时的历史场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群雕《受命》背后的故事。

      1952年6月,抗美援朝战场的硝烟还在弥漫,党中央、毛主席突然电令志愿军代总司令陈赓回国述职。北京怀仁堂,毛主席、朱德、周恩来和彭德怀集体召见陈赓,听他汇报朝鲜战场前线情况。刚一见面,毛主席就直奔主题,“我们要建立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培养技术军官。这次调你回来,就是要你来当这个院长兼政委。”陈赓当时没有一丁点准备,连忙推辞,直言自己行伍出身是个外行,恐怕办不好。毛主席鼓励他:“你办不好谁能办好?有困难找总理给你解决,而且还有苏联专家辅助,凭你陈赓的才智,一定能办好!”周总理也在一旁补充:“你是黄埔毕业的,办过红军步兵学校,还带过红军干部团。你干不了,别人更干不了。”

  于是陈赓不再推辞,欣然受命。实际上,早在朝鲜战场上,当亲眼看着自己的战士们用手榴弹打榴弹炮,用燃烧弹打坦克车,常常一门炮坏了个螺丝,三个连队都找不到一个会修的人时,建设现代化军队的想法早就在陈赓心中落地生根。

  根据周恩来关于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要求,陈赓院长提出了边建、边教、边学的“三边”建校方针,率领创建者们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在党和人民的支持帮助下,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起了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颇负盛名的哈军工。

  陈赓受命,是哈军工建设的起点,群雕《受命》,再现这一重要历史瞬间。每每经过这座群雕,我的心中总会有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奋斗许岁月以不朽的荣光。过去,哈军工人用数项“共和国第一”证明了什么是对国家、对国防事业的绝对忠诚,他们用青春生命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如今,我们哈工程的青年学子也定将不负总书记行程万里的殷殷嘱托,传承哈军工优良传统,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10-26 关注
校园人物推荐
  •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 外语教学或许是大多数人对于哈工程41号楼这座楼宇的第一印象,可谁又能想到,坐落于大厅的毛主席雕像背后竟藏着一个科研实力雄厚的科研
  • 校园人物 11-14
  •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 大到压力容器,小到一根电缆、一颗螺丝钉都需要进口,建设所需要的钢筋混凝土、电话线也都是从国外进口,这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核电现
  • 校园人物 11-08
  •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 你相信吗?有人在25岁时就成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主驾驶员,全程参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多次海上试验,连续3年驾驶潜水器达到海试
  • 校园人物 10-31
  • 王国栋我的36年教学路
  • 王国栋我的36年教学路
  • 我于1982年元月大学毕业分配到校任教,一直从事大学物理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 校园人物 10-31
  • 段渊古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
  • 段渊古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
  • 屈指算来,不知不觉间,我在教学一线已经干了近30年。从教以来,坚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待教书育人丝毫不敢懈怠。
  • 校园人物 10-31
  • 王俊儒谨记师道 启智育德
  • 王俊儒谨记师道 启智育德
  • 我从1987年6月底到校任教,一直从事有机化学及实验教学工作。工作初始,在教研室安排下以助教身份逐一跟随多位教授开展教学活动
  • 校园人物 10-31
  • 陈勇“每一个上过他课的人 都不会忘记他”
  • 周尧只攻“雕虫”小技
  • 周尧,国际著名昆虫学家,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 校园人物 10-31
  • 姜在民坚守源于热爱
  • 姜在民坚守源于热爱
  • 多重身份集一身的他,就是生命学院副教授姜在民。今年3月,姜在民获建校85年来首届金牌教师奖,这是对他33年教书育人、执着坚守的最高
  • 校园人物 10-29
  • 刘瑶让传统课堂释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