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

作者:杨阳 来源:微信公众号“小智同学红又专”
       大到压力容器,小到一根电缆、一颗螺丝钉都需要进口,建设所需要的钢筋混凝土、电话线也都是从国外进口,这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核电现状。而今天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实现了设计完全自主并拥有知识产权,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完成这一壮举的正是哈尔滨工程大学83级校友,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
       邢继,男,1964年10月出生,河北沧州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华龙一号”总设计师、核电站设计建造技术领域首席专家。高考报志愿时,老师极力劝说邢继报考艺术院校。极具绘画天赋的邢继,放弃了艺术梦想,怀揣报国心,报考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今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动力装置专业。从此他有了为中国核电发光发热的决心。

       1983年,邢继进入哈船院学习核领域的知识,1987年毕业后考入核二院,最初几年没有项目,他就承担了全国三分之一啤酒厂的设计。3年后邢继被派去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在这里,他找到了他要坚守一生的事业——核电站建设工作。

  邢继回想起在大亚湾工作的日子,仍记忆犹新。“当我们接收国外先进核电技术转让时,因对方提供的技术资料不完整,我跟对方讨论研究如何尽快让我们的设计人员掌握技术。对方经理却说:‘让你们的设计人员放下手中的笔,打开复印机就行了。’”从那时起,邢继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作为一名中国核电人,“自主”成为他坚定的人生梦想。

  1998年,中核集团启动了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型号研发工作,并借鉴相关经验形成具有三代特征的自主核电技术CP1000(华龙一号前身),2009年,邢继成为CP1000型号的总设计师,提出了“能动加非能动”的安全设计理念,并将其应用于华龙一号的建设,在这之后,他和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177堆芯”“双层安全壳”“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等技术方案,一点点搭出了华龙一号的“骨架”。在邢继的主持下,“华龙一号”开展了54项重大课题的科研攻关,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300多家企业,共同突破411台核心装备的国产化。这不仅完成了邢继总设计师当年“自主”的梦想,而且使“华龙一号”成为了中国核电的名片。

  前辈的故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代代人传承、坚守的“哈军工”精神,邢继陪伴中国核电在国际上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能完成这样的壮举,离不开他心中坚守的自主创新、默默无闻为国家做贡献的精神。在我校七十周年校庆期间,邢继前辈给我们寄语道:“作为年轻的一代,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中华复兴巨龙腾飞。”前辈的殷切嘱托仍在耳边,作为新时代哈工程人,我们定将发挥自主创新精神,心怀报国之志,不忘初心,锐意进取,以雾之岚,补益山海,荧烛微光,增辉日月。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11-08 关注
校园人物推荐
  •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 外语教学或许是大多数人对于哈工程41号楼这座楼宇的第一印象,可谁又能想到,坐落于大厅的毛主席雕像背后竟藏着一个科研实力雄厚的科研
  • 校园人物 11-14
  •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
  • 探寻七秩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唐嘉陵
  • 王国栋我的36年教学路
  • 王国栋我的36年教学路
  • 我于1982年元月大学毕业分配到校任教,一直从事大学物理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
  • 校园人物 10-31
  • 段渊古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
  • 段渊古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
  • 屈指算来,不知不觉间,我在教学一线已经干了近30年。从教以来,坚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待教书育人丝毫不敢懈怠。
  • 校园人物 10-31
  • 王俊儒谨记师道 启智育德
  • 王俊儒谨记师道 启智育德
  • 我从1987年6月底到校任教,一直从事有机化学及实验教学工作。工作初始,在教研室安排下以助教身份逐一跟随多位教授开展教学活动
  • 校园人物 10-31
  • 陈勇“每一个上过他课的人 都不会忘记他”
  • 周尧只攻“雕虫”小技
  • 周尧,国际著名昆虫学家,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 校园人物 10-31
  • 姜在民坚守源于热爱
  • 姜在民坚守源于热爱
  • 多重身份集一身的他,就是生命学院副教授姜在民。今年3月,姜在民获建校85年来首届金牌教师奖,这是对他33年教书育人、执着坚守的最高
  • 校园人物 10-29
  • 刘瑶让传统课堂释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