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腊梅开,坚守在鄢陵

作者:张逸迪 来源:张逸迪
      在北纬34度的中国大地上,有一座驰名中外的花都——鄢陵。作为北方最大的花卉产销基地,鄢陵有着许多让人赞叹的花卉,而在这其中,腊梅堪称是最亮眼的一抹色彩。河南鄢陵腊梅种植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培栽的记载,国家质检总局在2013年批准对鄢陵腊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腊梅种植底蕴丰富,闻名海内外,而古桩腊梅盆景制作技艺更是这个中国花木之乡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具有极高审美与艺术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腊梅文化,认识古桩腊梅盆景制作技艺。6月26日上午九点,洛阳师范学院“青春遇见非遗”调研队队员来到许昌鄢陵新科梅园,拜访鄢陵古桩腊梅盆景制作技艺传承人于发科老师,与他一同感受古桩腊梅盆景制作背后的故事。
      于发科老师是鄢陵古桩腊梅盆景制作技艺唯一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更是河南省中州盆景学会常务副会长,致力于将鄢陵腊梅盆景推向全国。于老师自幼就对腊梅感兴趣,更是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一直学习钻研腊梅栽培。由他创作的《傲雪》《独秀天下》等多个作品纷纷参赛获奖,他本人也被授予“‘中国腊梅文化之乡’腊梅文化传承人”称号。
      古桩腊梅盆景制作,分为育桩、嫁接、修剪、上盆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育桩,也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选好了桩,腊梅才能成活。以前于老师选桩大多是从山上采挖野梅桩背回,现在出于环保考虑,桩体多数为人工培育,可惜存活率较低。他一直在寻找改善这种难题的办法,力图通过技术创新来使古桩腊梅盆景制作水平得到更好地提高。选择好梅桩后,先养胚再硬化。养胚是把存活状态较差的桩木,进行精细化培养以获得合适的桩体;硬化则是在桩体上进行截面,并将腐烂地方处理掉,涂抹硫合剂或采用古法技术使古桩桩体石化,使其不腐,保持桩型。
      紧接着就是嫁接,多采用切接法将腊梅嫁接到枝丫上。用狗牙腊梅等劣质腊梅做砧木。并选用健壮的腊梅中段枝条来接穗,等到腊梅叶芽膨胀到米粒大小时进行切接。
      下一步是修剪,在腊梅生长期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修剪病枝枯枝和冗枝,用铝丝缠绕在梅枝上,通过造型的设计,使其长势匀称优美,传达出丰富意蕴。
      最后是上盆,选用较深的花盆,使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并在盆底施入腐熟基肥。于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种好腊梅的顺口溜:耐旱耐寒喜阳光,畏湿忌涝喜半墒。做到这六点,有利于培养品质优良的腊梅。经过花木运输车时,于老师随手就拿起工具,把花木的冗枝剪掉。
      在从事腊梅盆景制作的四十多年里,于老师一直想要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他收了很多徒弟,从不保守自己的花木种植技艺,总是倾囊相授,现在徒弟们很多都成为小有名气的花木供销商;更与各大高校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还与当地腊梅种植农户合作,承包270亩农田,创办鄢陵腊梅盆景文化村,把“鄢陵腊梅冠天下”这张名牌擦得更亮。于老师更是提到,作为一名传承人,不能只依靠国家补贴,能够活下来的传承人才是好的传承人。
      于老师不仅在技艺传承上下了功夫,还积极提高腊梅盆景的知名度。他将自己的梅园免费对外开放,欢迎更多来自各地的朋友前来参观。去年国庆期间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单日客流量高达千人。他们在领略美的同时口口相传,扩大梅园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提高大家对于腊梅盆景制作的兴趣。于老师更大胆创新,创造腊梅系列产品,将采摘好的腊梅经过高温烘焙制成腊梅茶,销往全国各地。同时也加快腊梅露的研究与改善,争取早日量产。
      近几年,鄢陵县更是加大政策扶持,举办花博会吸引大量游客。不仅为梅园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也促进了古桩腊梅盆景制作技艺的传承。鄢陵县每一位花木种植农户都在为鄢陵发展做出贡献,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对于鄢陵腊梅未来的发展前景,于老师充满信心,我们也坚信鄢陵腊梅在于老师的努力下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7-31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苦寒腊梅开,坚守在鄢陵
  • 发现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天才的讲述者、传承者、表演者,从他们的讲述或表演中记录、采集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 大学社会实践 07-31
  • 指尖藏面泥,心中育文化
  • 指尖藏面泥,心中育文化
  •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青春遇见非遗暑期调研队与魏氏面塑传承人魏红刚老师进行了一次“云”面谈,此次访谈让调研队成员对魏氏面塑的起源、
  • 大学社会实践 07-31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春力量聚才堂 乡村振兴
  • 疫情防控下的小微企业
  •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小微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为具体了解小微企业面对疫情所受影响及采取措施,本团队成员对一小微企业进行实地采
  • 大学社会实践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