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博物,传承文化]

作者:今日大学生网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博物,传承文化]
博物馆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场所,文物是文明传承的实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文明的延续离不开陈列在博物馆中的一件件珍贵文物,但它们毕竟离我们太过久远,如果不能读懂它们背后的故事,就很难理解其内涵,感觉其价值,除了精美之外,就只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旧物件。济宁市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2023年1月5日,我代表一路“统”行小队来到济宁市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了解其发展现状,学习观摩馆内特色文化。这里是一座艺术的宝库,也是一座文化的宝库。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首先就要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想要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就先从它的博物馆开始。当进馆那一刻,浩瀚历史如同画卷一样徐徐展开。

虽然居住在济宁,但这是我第一次去我所在城市的博物馆。由于还处于疫情期间,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从一楼开始看,按照博物馆设计的路线行走,乘坐电梯时我了解到博物馆四层楼的主要展览主题,并依次进行观摩考察,从一楼逛到四楼,花了将近三个小时。五个基本展览有以反映始祖文化、邹鲁文化、儒家文化、水浒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明展;有以展示“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甲天下”为主旨的石刻艺术展;有以反映京杭大运河贯穿济宁史实为基础、以弘扬运河文化、振兴济宁经济为宗旨的运河文化展;有展示济宁古老大地上现存的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遗存的人文胜迹展;还有以数字化手段展示当代美丽济宁的具有临场性、交互性、参与性特点的数字济宁展。

博物馆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知识的海洋,这一天走进博物馆,不是图新鲜,也不是赶场面,或者说是走马观花,而是静下心来观看,静下心来思考,静下心来,对济宁博物馆有一个彻底的了解。博物馆不仅有历史文化的记录,还保存着这些文化最具代表的物品,现代社会,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生活,人们开始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的生活,通过对当地博物馆的了解,可以加深人们对于文化特色的理解,对精神文明的加深。透过文物,我们可以感知时代的印记,透过时代,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滚动的车轮正缓缓向前。所以说,随着社会步伐的加快,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城市文化不可替代的地方。
在博物馆里,我对济宁的民俗文化十分感兴趣。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济宁的民俗风情有很多,比如祭孔大典、渔鼓戏、二人斗、渔嫁婚俗、梁山国际水浒武术节、邬城峄山二月二古庙会、微山湖荷花节、泗水桃花节等。鲁西南鼓吹乐是一种以唢呐演奏为主打乐的传统民间艺术,以济宁市嘉祥唢呐与微山唢呐为典型代表。嘉祥县素有“唢呐之乡”的美誉,民间亦有“走进嘉祥县,唢呐声不断”的顺口溜,鼓吹乐在这里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此外济宁市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麒麟之乡,是麒麟发祥之地。麒麟传说在这里流传了千百年,不仅有着丰富的传说内容,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吉祥文化,体现出人们追求幸福、追求吉祥的心理和愿望。我认为,每一个民俗活动的形成之初,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都带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文明向前的力量。

寒假社会实践时间有限的,但我依旧也收获很多从未有过的体验,感触良多,对于济宁的民俗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民俗文化与动物的紧密结合也让我看到了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看到了民俗文化的巨大魅力。尽管每个博物馆各具特色,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但博物馆工作者都有着一份由衷的文化自信,这份自信的底气便来源于那一件件国家宝藏。中华文明是柔软的,是坚硬的。“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五千年的上下求索,中国文化沉淀下来的深厚底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财富。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必须了解和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前一秒历史,后一秒未来,探寻博物,传承文化,我们从未停下脚步。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2-24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社会实践丨“生生不息·信仰行·红韵盛京实践团”
  • 科创兴国|在披荆斩棘中开拓新视野 ,将创新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