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学子三下乡:青青苍木,始于关爱

作者:洪喆 来源: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丝路学堂”--为西部的青春与梦想上色志愿服务队

青青苍木,始于关爱

这个7月,我作为“为爱上色”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在兰州市榆中县吴谢营村进行为期二十多天的支教活动。说实话,支教的实际情况和我加入团队所作的预想完全不同:我预想中的支教是跟团队成员们一同体验乡村生活、一同开设创意课程、一同熬夜备课,带领支教班上的学生们感受“寻根”的文化旅程……以上这些,都只存在于我的脑海中,实际上的支教其实是个“临时的托儿所”。
如果要我为这次的支教经历设定一个主题的话,现在的我会选“临时”这个词语。
“支教时间提前了”,书记希望我们能在小学放暑假的第一天就开始支教。此时,我们团队甚至连课程开发都还没有开始。
“时间上允许提前支教的只有高玲和我两个人”,是的,除了我们两个人,其他成员的暑期学校都还没结束。
而这些,我们是在正式支教的前三天才知道的。也因为情况的特殊性,我们队长给我们的要求也都很基础,辅导、辅导作业就行。
没有课表、没有教案、没有投影仪,我和高玲两个“三无”老师的支教体验就这样开始了。体验时间很短暂——三天半,志愿内容很简单——上午看小孩写作业、画画、教教三四年级的孩子英语,下午给他们自由活动。
我想,大概没有比我们更“临时”的支教老师了吧。
尽管我支教的时间非常短暂、具体经历也没有那么丰富,但我还是有些感受的。
第一,是家长源于未知而对于孩子学业的焦虑。第一天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支教班上来的时候,有不少的家长以为我们是暑期补习班,每天就小朋友教下学期的语文、数学、英语。基本上有三分之二的家长向我提出了给他们家孩子补习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幼儿园毕业班升小学的拼音教学、一升二的看图写作能力、二升三的英语初级教学、五升六的数学应用题提升……可以说,我们虽然没有课表,也没有教案,但我们直接根据家长的要求给出针对性的、个人化的一对一辅导就行,只要我们两个老师再有十几个分身就行。家长们的种种要求,总是给我以一种微妙的割裂感——他们一开始语气非常笃定,大概是因为对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及学校里整体学生的水平都很了解,因为他们给我提出的孩子的具体教学内容都通过横向对比班里其他学生和自家孩子的情况、纵向对比自家孩子以前的成绩和现在成绩得来的;但同时,每当他们提到自己辅导孩子时,不确定甚至是自我怀疑的语气愈加明显。可以理解,家长的专职不是教书,他们也不清楚自己当初的算法是否跟得上时代,而在如今要求
学生在校外进行学业提升的教育背景下,家长们就更加容易为教育焦虑了。
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的教学,对于当地的学生来说最多就是假期中的一只彩色蝴蝶,其留下的影响也只能跟孩子生命中某只飞过的蝴蝶所留下的印象相当。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19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曲园学子三下乡:发展电商助农,共创乡村振兴
  • 曲园学子三下乡:厚植乡土情怀,逐梦乡村振兴
  • 曲园学子三下乡:打造齐鲁样板,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