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医三下乡:“传承瑰宝,守正创新”薪火实践团行知求真小队专访翰林学院科技处副处长耿婷博士

作者:薪火实践团 来源:薪火实践团

背景概述
在过去的岁月里,祖国医学利用其独特的治疗方式帮助广大的人民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连翘、黄芩、板蓝根、茯苓等传统中药、经方都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充足的经验以及方向。
2022年6月28日,第34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2022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浙江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会上钟南山院士着重强调了祖国医学的深厚底蕴以及极具期待的发展前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表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同时,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医药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社会支持、上下联动、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中医药振兴发展良好氛围。

采访对象简介

耿婷,女,博士,高级工程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科技处副处长、泰州中国医药城中医药研究院科技办主任,世中联中药调剂专委会委员。曾入选2013年苏北发展急需人才引进计划、2018年连云港市力达英才计划,获2019年连云港开发区“三八”红旗手称号。2020年,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入职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从事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仪器分析学等教学和科研工作。
近年来,耿婷博士共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1项,校级科研课题3项,校企合作项目1项;主持企业自主立项课题10项以上;参与工信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标准化专项1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等。科研成果获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共参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参与申请发明专利9件(已授权7件);所参与新药项目获中药五类/六类新药临床批件3个,中药保护品种证书1个。在本专业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采访内容
此次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了中医药发展的大方向,但各种细节仍需广大从事中医药行业的同僚共同努力。作为南中医学子,在继承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创新,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以及使命。
2022年7月28日,“薪火传承——探寻党旗下的中医药发展”实践团通过腾讯会议,以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以线上访谈的形式采访了在中医药行业深耕多年的科研人耿婷博士。
中医药的潜力——治未病
大量的临床数据和观察显示,中医药在早期预防,防止轻症到重症危重症转变和治愈后恢复期都有很明显的效果,并且中药和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已经大大降低了重症率和致死率。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以其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作用显著、治疗方式灵活、费用低等优势,在抗击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在预防疾病发生、发展、传变中至关重要,2003年非典期间,中医治疗方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本次在新冠疫情防控当中,仝小林团队以清肺排毒汤阻断了轻症向重症发展,张伯礼院士也多次强调中医药对轻症患者有着很好的治疗优势,要充分发挥,中西结合,协同取效。
中成药的优与劣
中成药,指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取用的现成药品,如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等。中成药的发展逐渐完善,但在临床上依旧没能取代传统中药方剂的使用。中成药所存在的优缺点,我们都不可忽视。

优点:中成药治病节省了中药煎剂所必要的煎煮时间,同时其能随身携带,保存时间极长,故使用十分便利。由于中成药多为经过一定特殊加工浓缩而成的制成品,故其每次需用量远远少于中药煎剂,而且成药已几乎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异味等的不良刺激,因而在服药反应上,也较易被大众所接受。
缺点:中成药组方药材固定成分、组成或者药量的配比是一成不变的,由于配方既定,药已制成,往往不能像方药表现得灵活多变,或者随症加减,其临床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中成药也能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成药合用,但临床效果就远不如主动加减药物制定新方。
中成药的发展创新
中成药自古有之,从以前的丸剂,散剂,到现在的片剂,胶囊等等,被做成中成药的药物、方剂也越来越多,虽然相对传统方剂便捷,但功能固定,不如方药灵活,同时在开发制作过程中,依旧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提取工艺的不合理,功能停留在书本上,没有新发现、新应用,理论基础不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

为此,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应对这些情况。近年来,国家鼓励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和生产,支持运用符合产品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能够体现临床应用优势和特点的新剂型来改进已上市的重要品种,同时要符合新优同的理念,在具备自身特点的同时提高质量和安全性,并和化学药物的老药新用相区别,不能做更改剂型的表面工程。在当下,将非抗癌药物应用于癌症,探求罕见病的药物治疗以及改变给药途径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等等,都是药物二次开发的热门方向。中医药阐释——中华民族的瑰宝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和疾病做斗争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积累总结,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它根植于中华传统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继续以中药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充分有效地利用中药多途径多靶点治疗的独特优势,力求最大程度的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
中医药发展的两翼——传承与创新
此次抗击新冠疫情,坚持中西药并用就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一大生动实践,其实传承与创新本身便是中医药腾飞的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方面,要牢牢把握传承这一根本,夯实基础,推动创新,引领发展。汲取中医药学术精华和宝贵经验,有扬弃的传承。既不能厚古薄今,又不能以古非今,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方向,把“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作为中医药传承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充分激活创新动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研究青蒿素一事说明中医药具有作为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所以把科技创新摆在中医药振兴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眼于加快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把中医药宝贵的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活动心得
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小队队长组织本次薪火实践团的实践活动,并参与了耿婷博士的采访工作。在采访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耿婷博士对于中医药科研事业的热忱,内心对耿博士的尊敬之情亦油然而生。步入大学以来被传统中医药文化熏陶的我在对耿博士的访谈结束后,内心为祖国医药科研事业贡献一生的志向越发坚定。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从事的科研事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0级江子贤
很有幸能参加此次薪火实践团的活动,从团队组成、前期准备、中期录制、后期制作等方面让我在感悟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同时感叹团队合作力量之大。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每一位中医学者的努力奋斗。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肩负着振兴中医药的责任与担当,在感受时代脉搏的同时,与祖国的心脏共同跳动,我们流淌在中华的血液之中,在祖国的强大推动力之下奋力向前!——21级朱苏凌
此次采访让我深刻了解到了中成药在国内临床应用所面临的优势及不足。中成药凭借自身优势在中、西医临床应用上皆大放光彩,这是无数中医药人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但同时中成药还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不应满足于眼前,要看清现存的缺点,不断推动中成药的创新与发展,努力发扬中医文化,传承薪火。——18级宗子越
本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和期望,以及当下中医药行业仍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中药的疗效是患者最关注的问题,汤剂已经不是治疗的唯一手段,白芍总苷,雷公藤多苷片等药物都是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提炼而出。一如诸位院士所言,要尝试、学会用现代的方法去深入剖析中药的药理作用,完善其循证医学。前辈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今后也轮到我们为中医药事业添砖加瓦。——18级李智逸
很高兴能参加薪火实践团的实践活动,受益匪浅,通过本次的采访,我深刻认识到,中医药在新时代的仍旧发挥重要作用,在本次的新冠中,中医药是中国疫情防控重要的一环,对此我为中医药感到自豪,同也为感受到了传承中医的使命,为往圣继绝学,愿能高举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旗帜,做好传承与创新。——20级黄紫烨
“传承和创新是中医药腾飞的两翼”,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伤寒杂病论》建立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再到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发展,直到现代青蒿素的诞生,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医药需要创新,但要以中医药传承为基础;离开传承谈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和中医药专业学生,我们必须自觉把握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之关系!——21级孟繁煦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19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探“竹”之路——走进乡村和市场
  • 2022年7月,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为助力振兴富贵竹产业计划,开展了以富贵竹振兴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富贵竹复兴服务队。该服
  • 社会实践活动 08-19
  • 南中医三下乡:“传承瑰宝,守正创新”薪火实践团
  • 庆祝建团百年 回顾百年团史
  •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的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奠基之年。为庆祝建团100周年,团结引领
  • 社会实践活动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