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用“活”红色资源,讲好“大思政课”

作者:李欣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用“活”红色资源,讲好“大思政课”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各地红色革命基地时,曾多次强调要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以红色精神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以红色精神为根源,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精神支柱。为此需要走进社会实践,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今年暑期,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乡”约一起,开展”追忆历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追忆历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用”活“红色资源来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深耕思想田野,丰富育人载体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座革命纪念馆就是一个红色基因库,一件红色文物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暑期活动旨在让学生融入实践活动,深耕思想田野,促进革命文物发挥教育功能,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
走进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参观革命鲜活实物,重温党的百年历程,师生一齐参观了中国近现代史展览馆,这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今天近百年来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用大量的文物及丰富多彩的红色题材展示了建党初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各个时期党的光辉历程,使人身临其境,心灵备受洗礼,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师生文化体验,丰富了育人载体。
增强红色文化输入,厚植浓浓家国情怀
以德为师,让身边先进典型”带路“,他们的革命事迹最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新时代思政课也应树立”德高为师“理念,暑期活动旨在聆听红色故事,输入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主渠道“。
寻访汉台区河东店镇张寨村党员之家,聆听老党员故事,增强红色文化输入。通过寻访四名老党员,聆听他们的革命故事,了解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一句句“党为人民好”让师生切实感受到过去的一百年,党向人们,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人民真切地感受到党始终为人民着想,学生也深刻体验感悟革命传统,厚植浓浓爱国情怀。

善用“大“资源,汇聚”大“合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势和特色之一是将学科研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根植于汉中这片红色沃土之上,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精神价值与时代价值,汇聚“大“合力,全面推进红色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充分融合。同时学院也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指引下,形成了“厚基础、重理论、强实践、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在调研学习之后,学院组织实践成员积极发掘中国元素,融合红色资源,指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将红色革命故事,老党员光荣事迹,英雄楷模精神等融入课程设计中,用“活“红色资源,讲好“大思政课”。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是高校发展思政教育的重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师生也旨在进一步挖掘和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增强大学生对红色革命的接受成效,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培根铸魂,价值引领的作用。
千帆竞渡,奋楫者先。未来,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课堂搬到更多现实场景中,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三者一体的思政大课堂,汇聚社会育人合力,达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6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一点青春气,洋溢盛夏时
  • 我们积极响应学院三下乡的号召,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院的组织下7月17日到
  • 社会实践总结 08-08
  • 烟职学子三下乡:寻古人翰墨,承文化精髓
  • 2023年大学生职业规划暑期实践团队总结
  • 当前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显得越来越严峻,相比已经从业多年的人员来说,大学生就业的严重劣势就是经验不足,又随着逐年就业毕业
  • 社会实践总结 08-08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撰稿:“青春献给党,薪火永相传”实践队 朱勋毕
    摄像:“青春献给党,薪火永相传”实践队 李南
  • 社会实践总结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