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先烈荣光 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李晓迪 来源:李晓迪
有“东京梦华”之美称的河南省开封市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被誉为“八朝古都”,在这里不仅有着丰富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宝藏,也记载着近现代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道路中的奋斗与奉献。为学习、宣传开封市优秀红色文化,7月19日至7月21日,河南工业大学“追寻”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四名成员先后走访了开封市辛亥革命十一烈士纪念园、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刘青霞故居和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等红色景区,在河南省开封市展开为期三天的红色记忆寻访活动,进一步体悟革命先烈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前夕,追寻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在活动开始前首先确定具体实践时间与路线,之后团队四名成员于7月18日到达河南省开封市进行实践活动。
实践第一天,团队来到开封市辛亥革命十一烈士纪念园,瞻仰孙中山铜像、沈竹白纪念碑,缅怀在河南革命风暴中壮烈牺牲的十一名革命烈士。团队成员仰望中山先生庄严的姿态,在其铿锵有力的文字中,展开了有关那段革命峥嵘岁月的追忆。沿着石碑旁的小路往里走便是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和纪念碑、纪念壁。纪念碑位于圆形石台正中,在圆形石台旁屹立着纪念壁。通过壁文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在1913年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期间,河南的革命斗争异常激烈,开封作为省城付出了尤为惨痛的牺牲。在袁世凯势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开封血案后,河南革命党人依然高举辛亥革命旗帜,大力宣传孙中山民主共和思想,坚决反对封建独裁。烈士墓中长眠的是1913年在7月13日开封火药局爆炸案牺牲的5名烈士和在7月28日民立报惨案牺牲的6名烈士。
寻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们被烈士们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回望来时瞻仰的孙中山铜像、沈竹白纪念碑以及牺牲的革命烈士,一帧帧炮火纷飞的画面在成员们的脑海中闪现,透过面前的一座座雕塑和纪念碑,仿若那个纷乱的年代就在成员们的眼前,革命烈士们用自己的汗水与鲜血,激励中国人民在此后几十年的反封建、求解放的道路上做出了强有力的斗争,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书写了意义深远的一笔。
 
实践第二天,为深入了解刘少奇同志的革命岁月,社会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深入追寻先辈的足迹,感受峥嵘革命历程。成员们细细观察了刘少奇同志生前遗物,包括体温计,衣服帽子,印章等物品。看着这一件件旧物,一个鲜活的革命先辈的形象在成员们心中逐渐丰满。
刘少奇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当成员们看到刘少奇同志生前所穿衣物时,不禁感叹他的清廉务实,勤政为民。虽然刘少奇同志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思想和业绩、品德和风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从刘少奇开封陈列馆出来,成员们来到刘青霞故居继续探寻。刘青霞是中国同盟会成员,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以及辛亥革命志士之一。成员们在刘青霞故居第一次了解了这位女性革命家的生平。她创办女校,参与革命,是热心的社会活动家与教育家。
“不让须眉比女侠,平生慷慨不吝金,百万白银为中华”。成员们深深为刘青霞同志的革命精神所感动。作为一名爱国志士,她满腔热血投身国家革命,作为一名女性,她创办《中国新女界》,捐资《河南》杂志等,赞助革命创办了河南的第一所女校,为女性独立、女性教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了解到这一个个具体事件后,团队成员们的内心无一不激荡又敬佩。她的一生,坎坷传奇,胸怀天下,孙中山曾亲笔题写“巾帼英雄;天下为公”盛赞刘青霞,在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上,她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践第三天,河南工业大学“追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开封市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据团队成员了解,该塔是冯玉祥任河南省主席时所建,建塔过程中,冯玉祥接受僚属意见:“为一个人建塔,不如为全军阵亡将士建塔好。”,于是将其命名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纪念塔上层高约十五米,其六面刻有碑文,由于当时工匠水平低下,旧痕未平又撰新字,而使人难以辨认,经细心揣测,方记下如下碑文,中层为:爱科学,爱劳动,爱人民,拥护共产党,反对侵略战争,拥护中苏合作,保卫世界和平,巩固国防,爱护公共财务,肃清敌特,反对封建主义,拥护共同纲领;下层为:繁荣经济,发展生产,内外交流,公私兼顾,城乡互助。

团队成员们在纪念塔下庄重地缅怀逝去的阵亡将士,它巍峨挺拔的身姿和背后的故事令成员们肃然起敬。纪念塔上一排排篆刻的碑文,似先辈们对后人一遍遍的谆谆教诲,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切期盼。先辈身影虽已远去,革命精神永远长存,纪念塔阵亡将士们的英魂定会不朽。瞻仰纪念塔后,团队成员们更深刻意识到作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在追寻红色记忆的足迹下,成员们也更加坚定了理想奋斗的信念,时刻铭记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脚踏实地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英烈精神今犹在,红色血脉代代传。通过此次红色记忆寻访活动,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和民族认同。先辈们用一生践行革命目标,他们的革命岁月就是中国的革命历史。透过他们的一生,成员们仿佛重新走了一遍中国革命的历程,更加真实地面临了那场浩荡恢弘的历史。
革命精神永难忘,传承英烈精神是吾辈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无论我们走多远、走到多么光辉的未来,红色基因都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 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是为了更有底气的出发,吾辈青年仍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19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华水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全员在行动
  • 赓续先烈荣光 传承红色基因
  • 为学习、宣传开封市优秀红色文化,7月19日至7月21日,河南工业大学“追寻”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四名成员走访了开封市红色景区,在河南省开
  • 大学社会实践 08-19
  • 书卷里感悟历史,历史中体会人生
  • 依托鲁甸文化,寻找发展新契机
  • 追寻习近平在湖南的红色足迹
  •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促使当代青年学生树立红色爱国意识,2022年8月1日至8月8日,我们小组同学分成两队来到了湖南省长沙市和郴州市汝
  • 大学社会实践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