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筑梦”线上支教:扎根教育土壤,弘扬时代精髓

作者:赵煜华 来源:河海大学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承担新一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发挥数字化时代优势,最大程度帮助在校大学生将平时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河海大学商学院“云端筑梦”实践团于1月11日正式组建完毕,8位实践团成员于2023年1月15日~2月10日通过云支教的形式“跨地域”地为不同省市地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1月15~1月17日为前期准备阶段,实践团成员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联系生源、活动宣发的初步安排上。基于疫情防控的现状,生源的联系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将生源选择在各实践成员的地区,同时也方便了后续课程的安排和开展;对于活动的宣发,相较于无疫情影响时的条件,宣传过程的开展形式和活动流程更为受限,对此成员主要采取了线上平台宣传推送发行的形式,在最终结果的呈现中,也将继续使用视频、调研报告等更为多样的形式进行宣发,争取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意义和内容得到更加具体的展现。对于人员的安排,实践团成员总共被分为三组。第一组负责兴趣拓展教学,主这部分的课程开设类别被设置为剪纸折纸、中国诗词、日常科学三类,授课人员针对自己的爱好特长,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力,为学生带去别样的兴趣培养,采取三课时统一教学的方式;第二组负责课业辅导,共有六名成员,因为学生年级的不同,实践团成员采取的是辅导方式为二课时“一对一”教学,因材施教。
1月18日~1月31日为线上教学时间,线上教学内容主要分为课程疑难问题解答及兴趣培养课程。着眼于课程疑难问题解答,每位授课人员在课前联系自己负责的小学生,共同商定授课时间并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各自的课业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备课,内容涉及汉语拼音、记叙文和说明文阅读理解、鸡兔同笼问题、数学倒油问题等。团队成员集体回顾小学内容,了解适合小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做好教案,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同时,制作可视化的课程教学ppt,让授课更加直观生动。教学过程中注重问答互动、培养学科素养、作业反馈、总结提升。在解答数学思维问题时,采用问答形式,将复杂的问题拆解成简单的问题,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逐步完成解题。在课后巩固阶段,为了巩固教学成果、保证教学质量,团队成员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对应作业,并在下一节课进行讲解,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在兴趣培养课程上,实践团成员杨昕怡在剪纸折纸课中结合了十二生肖,根据春节的相关习俗,教同学们制作灯笼;实践团成员施君泽负责教授中国诗词课程,他结合小学生必背古诗,精心选择了《赠汪伦》、《回乡偶书》、《沁园春·雪》等经典诗词共六首。他重点讲授二十大精神,突出时代变迁,中华繁荣。实践团成员李铮同学则担任了日常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他首先播放简单的科学实验现象,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理,然后由现象到本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解释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让同学们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并在最后号召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2月1~2月10日为总结反思及新闻稿宣发阶段。实践团成员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发放了两份问卷供参与者填写。其中,“面向支教团成员”为实践团成员填写,问卷结果显示,全体成员都积极参与了此次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成员们的家人都特别支持,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了一定帮助。“面向参与’云支教’学生(家长)”的问卷为参与此次线上支教的家长及学生共同填写,问卷显示本次参与线上支教活动的学生年龄段为7-10岁,家长以80后为主,思想开明,愿意接受新事物。过半家长对本次支教团的师资力量、管理水平和上课水平表示非常满意。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云支教,扩大此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实践团成员于当代大学生网,多彩大学生网、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影响力极大的国家级、省级、校园级网站进行宣发,共成功宣发48篇新闻稿,顺利增强公众对于此次“云支教”的了解及关注度。
“云端筑梦”实践团成员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河海大学商院青年,不仅仅应把学好课内知识作为自己的目标,还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将知识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实践团成员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推动本次支教活动圆满完成。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2-11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法治精神
  •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法治精神
  • 2023年2月2日,武汉大学法学院红色法治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前往湖北省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通过实地探访,与伟人隔空
  • 大学社会实践 02-11
  • 我的“返乡实践”故事
  • 通过这次实践的机会,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认识。
    二、实
  • 大学社会实践 02-10
  •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行知实践团开展线
  • 安徽财经大学小程序实践小队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