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寻村记忆小队”线上开展村史馆对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探究及典型经验调研活动

作者:寻村记忆小队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马克思主义学院“寻村记忆小队”线上开展村史馆对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探究及典型经验调研活动
 
民族振兴离不开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的文化方面,村史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村史保护、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旅游事业振兴、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从乡村记忆的视角推进村史馆建设,更好地传承乡土文化,促进共同富裕;同时依托党建工作建设,突显思想教育价值,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乡贤文化的阵地的建设,“寻村记忆小队”在寒假期间对村史馆的建设范例——兴坪县村史馆进行了调研,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深入学习乡村史志文化工程建设成就,进一步了解了八桂乡村振兴“寻根”“铸魂”的具体实施以及对村史馆对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及典型经验调研进行了研讨探究。
 
 
 

2月15日晚上,“寻村记忆小队” 走进“乡村记忆的记录场馆”,团队提前与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后,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线上采访,就村史馆相关发展问题对负责人进行提问。经采访,团队成员了解到村史馆在乡村中,有着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特点与功能。当地村史馆的价值主要包括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具体表现为收藏与展陈、保存与传承、公共空间、乡村治理等。在被采访者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了村史馆对于当地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明白了村史馆承载着乡村的记忆情感,传承着乡土文化,凝聚着党心民心。图1/团队成员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
 
 
 

2月16日晚上,通过连线村史馆相关负责人,团队了解了当地村史馆发展的具体背景,明白了像当地村史馆发挥着折射村落的发展变迁情况、深入挖掘和弘扬该村的民间文化的作用。在访谈者的描述中,当地村史馆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做出许多贡献,也为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发展提供巨大推力。一个融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村史馆能够增进民族团结,存进社会和谐,激励人们为建设家乡作出更大的贡献。图2/团队成员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
2月17日,“寻村记忆小队”进行线上调研,团队成员线上连线,对白山村、恩平市、旧县村及峺梯村等地的村史馆进行线上调查,通过网络查找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到村史馆对当地的树立该村的文化自信的作用。团队成员着重以乡村文化振兴的角度看村史馆发展,明白了村史馆建设是村内与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明确村史馆为村一级的文化和旅游融合提供新的实践平台助推文旅脱贫攻坚工作的作用。
2月18日下午,团队成员分发线上调查问卷,调动周围朋友及调研地点的一些村民进行问卷填写,寒假期间白天时间网络用户以青少年为主,问卷收集的效率较高。团队成员通过回收问卷,整理问题得知,村史馆的建设现今有一定成就,但存在宣传成效不足,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分析问卷得知,村史馆应当注重地区文化知识体系,倡导知识多样性,在兼具特色的同时让乡村的文化发展一元而多层次,宣扬在地文化,回嵌乡土,回归村民主体,满足乡村各个年龄阶段的村民精神需求。问卷调查不仅加深团队成员对村史馆当今发展整体现状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团队成员的调研热情。
乡村振兴经济已在康庄大道上,而乡村文明振兴则需要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历程,通过乡村发展的历史,重点呈现历史节点,以历史图景的方式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对乡村本土发展壮大的荣誉感、归属感,以村史馆作为乡村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生产者,培育发展更优秀、更先进的乡村文化。通过这次调研活动,“寻村记忆小队”走进村史馆的发展,从乡村文化传承谱系和发展历程中,我们再次体会到人们对村史馆承载的乡村文化的别样情感,体会到了不同乡村的身后文化底蕴,我们将继续探索下去,尽力总结村史馆对乡村振兴的多维价值,把握村史馆发展的典型经验,助力新时代村史馆发展。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2-20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温情系新春,青年承传统
  • 温情系新春,青年承传统
  • 春节,是亲朋团聚、阖家欢乐的民俗大节,年味是大年二十晚上大家齐聚一堂,笑容挂在每个人的脸上,一起吃顿团圆饭,是那热热闹
  • 大学社会实践 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