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学子三下乡感悟:走进回流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范素佩 来源:范素佩

    今年的盛夏着实炎热,窗外蝉鸣廖廖,就连池塘里掀不起一丝波澜,而这也为我们三下乡的线下走访带来了极大的考验。7月12日,我加入的南财“归去来兮”暑期实践小队正式于南通河口镇集结,在连续10天40度左右的高温下,我们团队穿梭在街道的行行巷巷中,走进驻扎在这里的返乡居民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日常劳作,了解搜集他们的返乡动因、生活满意指数以及服务建议,期盼着为国家的乡村振兴大业贡献力量。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也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口镇居民,通过这次活动我受益匪浅,也感悟颇多。
    我和团队成员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首先采访了河口镇花园村的党总书记,刘书记对河口的近年发展表现出极大的赞赏。他说以前村干部的人才意识较为欠缺,很多基础配套设施以及娱乐设施都跟不上脚步,人才外泄严重。如今政策好了,干部意识提升了,很多高质量的学校、银行都已经在施工建设,包括河道、秸秆在内的环境问题也得到良好控制,真正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再加上政府对返乡人才的大力补贴,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人才终于被留住了!
    听到这里,我不禁回想小时候,因为镇上医疗条件落后,一旦遇上高烧不退、伤筋动骨等问题都需要行驶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前往市医院,大而医院手续繁琐,对农村父母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现在镇上医疗条件提升了,类似流感发烧等炎症,甚至阑尾骨折等小手术都可以选择在镇上就医。妈妈也常常说镇上医院真方便,还能用家乡话跟医生交流,再也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耽误救命了。我想这正是乡村振兴的内核所在,积极引导乡村自我改革,自我创新,引国家要振兴的不仅仅是乡村,还是活在乡村的农民,要切切实实为不同的群体谋福利,出方针,想办法。

   短暂的休息后,团队恰巧碰到了我的初中班主任曹老师,当我羞涩地说明动因后,老师拍着我的肩膀直夸我们心中有沟壑,认为我们在做的是一件极好极好的事情,他说大学生就是要尽情地发挥展示自己,不要因为别人就觉得不好意思。在老师的鼓舞下,我真的油然产生一股自豪,原来我们在做一件这么了不得的事情,原来大学不仅仅是把学问做大的阶段,也是把个人做大的阶段,要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燃烧自己,这也是实践中的意外所得吧。当然,我们也就本次人才回流的实践主题向曹老师讨教了一番。结合自己作为师范生“自然返乡”的经历,他对人才返乡有这独到的见解。针对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现状,曹老师认为专业是限制学生就业的最大门槛,他说很多学生的本科专业只能对接城市,例如企业管理、文化旅游等,这样的专业在乡村几乎没有用武之地。除此之外,很多家长考虑到孩子教育,也会不辞辛劳辗转都市之间,回村的人自然就少了。
    听完之后,我思索良久。诚然,专业的有限性缩小了就业的可选择性,城乡的二元化带来了教育的差异化,这好像跟人才回流的目的产生了矛盾,但细细想来这也是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当农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医保、教育、交通都能实现大跨越,人才都往家乡跑,再加上乡村特有的绿色品质,乡村振兴政策好像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除此之外,我想到农村特有的春播秋收、风吹麦浪的景象,也想到新年时家家户户握拳相拜、清明祭祖时烧香跪拜的景象,这也是一个人从小需要去传承学习的东西,而这样的习俗在城市消退殆尽。而小朋友在城市见惯了玩具汽车,也可以来到乡村学习转陀螺,这样的农村需要保留,需要振兴,需要人才。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8-21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南财学子三下乡感悟:走进回流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华南师范大学】馨星队三下乡 | 华师学子云赴新
  • 【华南师范大学】馨星队三下乡丨 云程筑梦,万里
  • 【华南师范大学】馨星队三下乡丨 回顾星旅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