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再现东方红:南财学子参观如皋华夏胶片电影展示馆

作者:李梓涵 沈沁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烛照永恒“实践团队
“过去黑暗的旧中国,地是黑沉沉的地,天是黑沉沉的天”“黑夜总有尽头,曙光就在前面”,为了庆祝建国十五周年而编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饱含着无数中华儿女对党和国家的拳拳热忱。近日,南京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烛照永恒”团队如皋小分队前往如皋华夏胶片电影展示馆,以馆内藏品《东方红》的胶片为基础,聆听红色文化传承者的声音,探索新时代革命历史记忆传承与红色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图为如皋小分队和展馆工作人员薛女士合影)
在前期查阅资料了解红色文化传播途径以及传承方式的过程中,团队成员联系到凭借修复技术为胶片影像“换新装”的如皋华夏胶片电影展示馆,经过双方沟通与提纲设计,确定了三位采访对象,展馆的导览员、负责人以及参与修复《东方红》胶片的技术人员,希望从不同维度了解展览馆是如何进行红色文化数字化转换与网络传播。
 
(图为华夏胶片电影展示馆内《东方红》相关藏品)
在展馆的参观中,国家领导人接见《东方红》剧组成员的巨幅合照吸引了团队成员的目光,这张有着三千六百余人的长幅大合照,更加加深了人们对过去红色胶片影像的了解。在参观过程中,导览员向同学们解释了对老胶片进行数字化转换的价值意义,“现在很多胶片电影都是物理性存在的,并没有办法进行网络传播。在网络化时代,留存在胶片中的影像在年轻一代中很难传播,我们现在的修复和数字化转换都是更多的让大家了解到当时的红色文化特色。” 在展馆的体验区,参观者可以通过为经典电影角色配音、绿幕体验、裸眼3D效果展示等多种方式近距离体验《东方红》的排练和演出过程,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悟红色影片中所蕴含的革命文化。
展示馆的胶片修复师陈先生是当年《东方红》修复团队的成员之一,当被问到在亲眼看到修复后的4K版《东方红》重映时的感受,他表示:“我们早期在本地的大剧院做过重映,当时有很多老爷爷、老奶奶看完之后非常激动,在现场有很多人跟着唱,放映结束后散场时也有很多人泪流满面。”“在修复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曾经那个时代的氛围和精神”在他把这部影像分段发到B站上后,也收到了很多来自90后和00后的积极评论和点赞,有很多年轻人表示非常想看全集,这让他感受到了年轻一代对于红色文化学习、传承的热情。同时,陈先生也告诉采访者,展示馆后期将会制作印有二维码的画册,大家可以通过扫描画册上的二维码去观看4K修复版《东方红》更多的内容。
 
(图为采访者与负责胶片修复的技术人员陈先生进行交谈)
展示馆负责人陈经理接受了团队采访,他提及,在2019年曾组织过“寻找《东方红》中的你”这一活动。“当时,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修复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当年的老艺术家们得知这一消息也纷纷前来怀旧,一些本地的参演者便自发地同展览馆一起寻找这份记忆。”在采访过程中,陈经理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我们国家在发展历史过程当中较为独特的一种艺术类型,记录了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的历程。我们作为现在民间最大的电影收藏机构,义不容辞的要保存好这段历史,同时对这些影片进行一些数字化的制作,让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无论是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观众,能够更全方位的了解革命历史,由这段历史来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这代人有这个责任去做这项工作。” 团队成员李梓涵对此深有感触,“如皋华夏胶片电影展示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已有的红色资源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为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以及传承点亮一盏明灯。”在色彩明艳、画质清晰的4K修复版《东方红》中,沈沁同学看到了昔日人民群众为国家和民族的新生而艰苦奋斗的场景,她说:“这将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使命传递给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责任重大。”指导老师顾高菲谈起这项实践工作的初衷,她表示:“不管对于哪一代中国人,中国革命历史都是不能忘记的记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革命文化,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实践或许可以给我们更多答案。”(通讯员 李梓涵 沈沁)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11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南财学子采访南京大学思政
  • 东方再现东方红:南财学子参观如皋华夏胶片电影展
  • 安徽学子三下乡——美食口味品唇中,食品安全记心
  • 非遗传承,历久弥新——“文阅福州,遍览非遗”小
  • “情牵留守,爱暖童心”暑期社会实践——举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