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山东梆子呼唤“现代相遇”

作者:彭允超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山东梆子是山东省三大地方剧种之一, 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了探访山东梆子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实践队组织队员有序开展社会实践。2023年暑假期间 “寻根增华”文化传承实践队队员抵达山东济宁,跟随山东梆子传承人走近山东梆子,进而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一大早,实践队队员跟随老师走进了她的个人工作室。这间工作室挂满华冠丽服,一件件精美的山东梆子服装供来者挑选、穿着。走近老师的试妆台,老师为队员亲手上妆并讲解戏曲艺术的化妆门道。随后,老师热情地传授队员一些演唱技法和唱腔:吐字标准、气息运用、用嗓方式......老师一一展示,鼓励队员同她一起发声。随后,老师现场表演了几段舞步,“前脚跟和后脚尖几乎相接走直线,以此体现端庄;老生跨步较大,显得飘逸、大方......”老师一边表演,一边为队员细致讲解,精彩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队员在得到专业指导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山东梆子魅力所在。
在采访老师的过程中,老师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对队员们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却在山东梆子的传承问题上不由得透漏出担忧。山东梆子曾一度流行民间,是人们茶饭闲暇时喜爱的消遣方式,而如今却鲜有人去聆听其咿咿呀呀的唱曲,更别提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山东梆子。当下,年轻人面临着无处不在的信息诱惑,一有闲暇时间,他们可以去看电影、听歌、打游戏,如何吸引他们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老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她同几位合伙人一起投入到“数字化”保护中,致力于创新性传承。她与项目团队先后采录、收集、整理收集众多的戏曲艺术名家的老唱片资源,如窦朝荣任心才刘桂荣、姚月芝、刘桂松等戏曲名家,让听众可以聆听戏曲大师真声,回味经典戏曲唱段;同时,她与团队成员们在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济南市山东梆子剧团等剧团内就业界名角、名曲进行一系列的音视频采集、曲谱搜集整理等数字化收集工作,共收集322段音视频,收录43篇曲谱,在网络上建立起山东梆子音乐数字化平台,内容分类清晰,检索方便,让珍贵的传统音乐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使聆听山东梆子变得更加容易,。
除此之外,老师还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内上传山东梆子相关内容。讲山东梆子,讲传承历史,讲不好就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老师一直在努力把传统文化讲得更有趣。先以丰富的绘图和文字引入,将知识点与笑点相结合、戏曲欣赏与干货相结合,再通过手绘动画、实景拍摄、定格动画等形式,结合课堂实录、演出实拍,让山东梆子教学课程变得引人入胜......短短一篇公众号文章生动具象地实现跨时空教学, 助推传统山东梆子文化传承方式信息化创新。
 在老师的创意与巧思下,“传统文化”摇身一变,通过现代科技的方式融入信息化时代的潮流中。而老师正是希望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对山东梆子文化的印象与理解。龙应台说:“文化绝不是一副死的挂在墙上已完成的画,油墨已干,不容任何增添涂改。”透过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对望,队员对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不由得对老师充满敬佩之情,并对传统文化山东梆子散发出的勃勃生机感到欣喜。

 弦歌不辍,赓续千载;步伐翩翩,续写未来。一声声咿呀戏腔中,文化水脉仍然萦绕着这一片后土,而续写传统文化华章的,是你我,也应是你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山东梆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片文化厚土的滋养下,透过传统山东梆子,追寻文化水脉;并以传统之精华,开未有之先河。(通讯员 彭允超)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27 关注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城镇化进程下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和对策
  • 乡村振兴首先要把年轻人留下来,要有产业,这样农民才能实现家门口就业,这才是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根本现在的农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
  • 社会实践总结 07-27
  • 校“企”双向奔赴,护航就业之路
  • 校“企”双向奔赴,护航就业之路
  • 为进一步广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强大学生择业主动性,近日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就业拓展实践团分别前往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新区
  • 社会实践总结 07-26
  • 支教初心不改,让爱的光芒穿透孩子心灵
  • 长安大学赴山西太原 “红色记忆聚千年民族魂,奋